> 正文

致敬和传承艺术经典,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7月亮相

文旅中国
杜鹃花开三十载,经典重归点燃热血。7月13日至18日,由指挥家李心草、导演汪俊将携手雷佳、廖昌永等歌唱家,与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团、管弦乐团,军队系统及中央民族乐团的诸位创演艺术家共同呈现的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将亮相,由此向不朽的经典民族歌剧瑰宝致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送上深情祝福。此前,国家大剧院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与指挥李心草、导演汪俊、雷佳、廖昌永等主创主演悉数亮相,讲述分享了该剧的创作初衷和剧目亮点。

赵铁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出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他们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的品质,成为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并创作出一大批讴歌党的辉煌历史,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彰显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1991年集结全军文艺力量创排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塑造了共产党员田玉梅的光辉形象。剧中以贤一梅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表现出共产党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写照。”

 
赓续血脉,薪火相传。歌剧《党的女儿》以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的江西山区为背景,讲述了女共产党员田玉梅死里逃生,在与上级党组织失联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信念,揪出党内叛徒并带领党员群众与敌人斗争,最终慷慨就义的故事。在风雨兼程的一百年里,无数的“田玉梅”不畏牺牲、浴血奋战,他们怀揣理想信念的明灯,又用这明灯在披荆斩棘的黑夜里照亮了未来的路。国家大剧院选择这部剧目进行复排新制作,不仅是对三十年前的艺术经典致敬,更是将以“田玉梅”为代表的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坚守信仰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代代相传。

曾在歌剧舞台塑造了众多难忘形象的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将倾力演绎一心向党的“田玉梅”。为了能将这个经典人物从前辈手中稳稳地接过来,雷佳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她无限地去体验和接近人物,她坦言:“当我尝试循着‘田玉梅’的戏剧发展去探寻角色的内心世界时,一次次被这个最基层的普通党员经历九死一生,却毅然决然继续投身革命,寻找理想之炬,最终带着孩子从容赴死的故事深深感动。”这种全力投入、精雕细琢的精神状态也是剧中所有艺术家排演创作的真实写照,饰演“七叔公”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为这个“天大的重任我来挑”的角色深深感动,他表示:“作为演唱者,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这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更是一位可敬的英雄。从七叔公身上,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勇担当和自强不息。”

为了更好地呈现经典,该剧还邀请到指挥家李心草执棒、首版导演之一汪俊执导。在指挥李心草看来,自己与歌剧《党的女儿》有着特殊的缘分:“歌剧《党的女儿》首演于30年前,30年前也是我初登首都舞台的日子,我的舞台生涯和这部剧是同岁的。这几年,我们不断从老艺术家手里接过接力棒,尤其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我感觉责任重大。在这次排演的剧组里,我看到了老中青少歌剧力量的四世同堂,也见证了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这种传承对于曾参与歌剧《党的女儿》首轮创排的导演汪俊来说更是意义深远,如今在影视剧领域硕果累累的他正是在这部剧的创排锤炼中获得了“歌剧殿堂的入门洗礼”并获益终生,他表示:“艺术的生命在于拥抱时代。经典的魅力因其始终与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日久弥新。我们在‘守正’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藉此希冀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歌剧殿堂,走近红色经典,让我们《党的女儿》这朵民族歌剧的瑰宝能常演常新,再放异彩。”

指挥家李心草

赵铁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歌剧党的女儿首演3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将这部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进行新制作,是对经典的致敬与传承。艺术家们在先辈们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心怀感佩真诚的塑造和诠释每一位经典角色,他们的共同呈现,也将让这部经典在舞台延续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