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王路藜、指挥家里卡尔多·夏伊、琉森音乐节艺术总监迈克尔·哈弗里格以及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创始成员、演奏家雷茵霍尔德·费里德里希、沃尔弗拉姆·克里斯特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了再度造访国家大剧院的特别意义和此番两场音乐会的策划思路。

14日上午,指挥家里卡尔多·夏伊、琉森音乐节团队共同出席发布会 王小京/摄
每年夏天,欧洲各大剧院、乐团纷纷进入假期。但欧洲古典音乐生活并没因此停下脚步。世界各大知名艺术节纷纷在此期间揭开帷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琉森音乐节。从2003年至今,每年八月由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带来的音乐节开幕音乐会都堪称一场举世瞩目的音乐盛会。来自欧洲各大乐团的首席演奏家、世界知名室内乐演奏团体纷纷来到瑞士小镇琉森,组成阵容豪华、实力不俗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为全世界观众奏响当今古典音乐最强音,琉森也因此成为了古典乐迷心中的朝圣之地。
2009年9月,中国观众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聆听到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高水平演奏的梦想。乐团在时任音乐总监克劳迪奥·阿巴多大师的带领下首度登台国家大剧院。通过两场音乐会为观众演绎了普罗科菲耶夫、马勒、莫扎特等古典音乐名家的经典作品,无论是阿巴多大师忍受病痛仍对艺术保持高要求的执着精神还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无可挑剔、近乎完美的演奏技艺都给大剧院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乐迷心中,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的到访,如同架起了一架桥梁,将北京与当今“古典音乐圣地”琉森紧紧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这两场音乐会的点滴细节和震撼效果仍长久保存在观众的记忆里。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LFO)演出现场
2016年,指挥大师里卡尔多·夏伊成为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的新任艺术总监。在首场音乐会上,指挥家夏伊与乐团选择演奏马勒《第八交响曲》。这部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的庞大作品的上演,完成了阿巴多在艺术生涯最后十年中的“马勒全集”计划,由此足可见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对前任音乐总监克劳迪奥·阿巴多大师的尊崇与敬仰。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远赴瑞士琉森,对这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进行了直播,把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彩演出第一时间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而这也是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首次进行国外艺术节的直播。2017年9月,作为大中华区独家发行方,北京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有限公司将该音乐会的蓝光光碟出版发行。夏伊说到:“非常高兴能够再一次来到国家大剧院,2009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对国家大剧院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2016年我和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合作了马勒《第八交响曲》,国家大剧院也在当时直播了这场音乐会,有这么多中国观众关注这场音乐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这次来到国家大剧院,能有更多的方式与观众们进行交流”
时隔八年,2017年10月14至15日,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重返国家大剧院舞台,新任音乐总监里卡尔多·夏伊带领乐团为大剧院观众带来了理查·施特劳斯、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三位作曲家的经典名作。涵盖古典与浪漫主义晚期两大重要音乐时期的曲目编排,彰显了乐团在新时代的大胆创新。夏伊介绍到:“这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曲目一方面强调音乐的一致性,追求音质的平衡,特别是今晚将上演的施特劳斯作品,同时也期待每一个艺术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效果。此外,每场音乐会后我们都为中国观众准备了返场作品,在施特劳斯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之后,我们还将分别加演这两位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LFO)演出现场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LFO)演出现场
音乐会下半场,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依次演奏了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和《蒂尔的恶作剧》两部交响诗作品。虽然是一部探讨生命与死亡的作品,但《死与净化》的音乐情绪并不沉重,而是作曲家以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弥留之际的视角,用音乐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在全曲结尾,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用极为辉煌的音色刻画作品中死亡的段落,极度彰显了“净化”的主题。在两部主题宏大的作品之后,乐团以《蒂尔的恶作剧》为当晚音乐会画上句号。这部作品取材自风靡欧洲的故事书《蒂尔·艾伦施皮格尔在布伦瑞克》,全曲风格活泼俏皮,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的演奏中,蒂尔的滑稽行为、内心的忐忑不安、进行恶作剧时的荒诞都通过各个声部的精彩演奏而表现地淋漓尽致。
10月15日,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将奏响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第八交响曲》和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继续为大剧院观众带来大师与名团的顶级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