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场作品《科里奥兰》序曲源于世界文坛巨匠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科里奥兰》,后来维也纳戏剧作家、诗人柯林将它改编为同名五幕悲剧,最终贝多芬为其创作了这支序曲,这也是作曲家整个艺术生涯中的成熟之作。在莎翁逝世400周年之际,由深谙德奥音乐精髓的北德广播爱乐乐团所呈现,也让这部跨越200余年的作品拥有了特别的纪念意义。在安德鲁·曼兹的指挥下,音乐与戏剧悄然融合,再现了莎翁笔下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这部不到10分钟的作品也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音乐会营造出第一个激动人心的小高潮。


下半场,安德鲁·曼兹指挥乐团带来了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的重磅演绎。这部作品在1804年间完成,以英雄性构思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与全新的风格,被视为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乃至整个古典交响曲创作的里程碑之一。北德广播爱乐乐团自建团以来一直根植于德奥音乐体系,首席指挥安德鲁•曼兹也被评论称为“对于曲目全面而专业的掌握,加之其非比寻常的交流技巧和无限能量,都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二者对德奥作品的权威性把握,也反映在了这部作品的演绎中。乐曲的行进始终涌动着巨大的内在张力,将观众“卷入”无比纵深的情感漩涡。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是贝多芬创作中最令人沉醉的段落之一,乐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其中的深沉乐思,没有刻意渲染却足以拥有敲击人心的力量。而在终乐章中,乐队集中了所有力量向着无与伦比的壮阔辉煌奋力前行,观众的情绪也经由乐队的引领得到了彻底释放,最终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与喝彩。之后,乐团加演了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谐谑曲回馈给热情的北京观众。
据悉,10月28日,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将在首席指挥迈克尔·桑德林的带领下,继续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系列的德奥音乐之旅,携手青年钢琴家大卫·弗雷带来韦伯《欧丽安特》序曲、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精彩演绎。

【乐 评】
这个乐团展现出真正的德国优秀乐团的光彩与震撼力。乐团展现出融合了兼具古乐新锐阐释、新颖音色的新风格,且从始至终贯穿,这是非常宝贵的。席夫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是我在现场听过的最出色的演绎。举世闻名的音色之美、完美的控制、理性布局与激情迸发的水乳交融以及所传递的力量感,都是无懈可击的。此外,乐团音色的考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两把小号在贝多芬的曲目中一直用的是古乐的无键小号,所带来的璀璨亮丽的音色是现代乐器所不具备的。更贴近古乐本真、原汁原味的风格,同时又非常有震撼力、穿透力。
这场音乐会整体上很棒。指挥曼兹是位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学院范十足。他的整体把握能力,尤其对协奏曲的处理非常细致,手上功夫了得。《科里奥兰》序曲变化幅度大、层次清晰,把悲剧感整体营造出来,赢得碰头彩。安德拉斯·席夫对《皇帝钢琴协奏曲》的认识相当深透,与乐队的合作非常巧妙,层次纷繁。这也反映出乐队的优势。席夫对钢琴音色的追求做得很细,乐团又与其配合得严丝合缝,三个乐章都非常完美,现场做到如此已经很了不起了。乐团非常古雅,演奏贝多芬作品用的是18世纪末的古典风格。乐手的演奏技术和方式是非常古典的,比如对揉弦的忌讳和谨慎,声音的通透、质朴、纯粹,都是那个时代的风范。它非常像一支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古风乐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