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亚洲爱乐乐团8月再登国家大剧院

郑明勋携亚洲全明星队挑战马勒交响曲

国家大剧院

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2011漫步经典音乐会专题

如果说指挥大师阿巴多组建的琉森节日管弦乐团是交响乐世界中的欧洲全明星队的话,那么由韩国指挥家郑明勋在1997年创立的亚洲爱乐乐团则是亚洲音乐的梦之队。2011年8月4日,亚洲爱乐乐团将如往年一样再次访京,并加入到国家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100周年的演出行列,乐团也由此成为在本年度大剧院马勒系列中亮相的首个国际乐团。


  郑明勋与亚洲爱乐乐团 罗晓光/摄

亚洲全明星队超容不逊往年 指挥大师郑明勋双“喜”临门 

尽管近年登上北京音乐舞台的世界一流交响乐团不计其数,但每年夏末初秋之时造访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亚洲爱乐乐团依然以其高超的演奏技艺博得了观众的喜爱。这不仅是因为指挥大师郑明勋超凡的魅力,更因为当观众看到一支由黄皮肤亚裔音乐家组成的交响乐团,表现出完全不逊于欧美一流乐队的水准时,产生了无法抗拒的亲近与自豪感。 

2009年,戴着神秘面纱的亚洲爱乐乐团第一次来到中国,尽管这支乐团的成员来自如芝加哥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欧美知名交响乐团,但北京观众对于这支黄皮肤,黑头发音乐家组成的交响乐团却感到十分陌生。然而,指挥大师郑明勋带领乐团以对马勒第一交响曲气势如虹的演绎让乐迷彻底记住了乐团的名字;2010年乐团第二次登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对贝多芬、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精湛演绎再次巩固了其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地位。2010年冬天,乐团还在韩国举行的G20峰会中为世界各国的政要进行了演奏。 

2011年8月4日,这支亚洲全明星队将再次吹响集结号,乐团的核心成员将再度来到北京。指挥大师郑明勋作为继小泽征尔后最为成功的亚洲指挥家,将继续起到乐团灵魂人物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的这个夏天对于郑明勋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他先是在本月初获得了由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化最高勋章”,下月他所领导的首尔爱乐乐团也将发行其加盟德意志唱片公司后的首张录音专辑。而在不久前郑明勋率领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在历史悠久的伦敦逍遥音乐节进行了成功的演出,获得了英国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指挥大师郑明勋

演绎马勒第四交响曲 中国歌唱家助阵献唱 

纪念马勒逝世100周年系列音乐会无疑是2011年国家大剧院演出计划中的重头戏,这一系列已经在这个如火如荼的夏季展开。8月4日,乐团将在郑明勋的指挥下为北京观众献上马勒第四交响曲,而亚洲爱乐也有幸成为了参与该系列演出的首支国际知名乐团。 

作为马勒所有交响曲中乐队编制最小、演奏时长最短的一部作品,第四交响曲向来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易理解、最通俗的作品,其中不乏轻盈优美的旋律,不啻为了解马勒音乐的敲门砖。正如马勒本人所言,这部交响曲充满着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并通过孩提的视角展现动人的天国景象。此次亚洲爱乐乐团是继2009年阿巴多与琉森节日乐团后再一次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奏此曲。 

近年来,指挥家郑明勋在演奏马勒方面颇有建树,特别是与首尔爱乐乐团的马勒系列音乐会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瞩目,而乐团的部分成员也将参与到亚洲爱乐乐团的阵容中。此外,乐团多数演奏家亦都有演奏马勒作品的丰富经验,首席小提琴家陈慕容2009年曾随海丁克领衔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来京演绎马勒第六交响曲,大提琴首席图强供职的纽约爱乐乐团更是马勒生前合作过的乐团,有着丰富的处理马勒作品的经验。 

此外,音乐会中的另一大看点便是在第四交响曲末乐章的独唱部分。担任此次马勒第四交响曲演出的是旅德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栾艺天。今年6月,栾艺天在国家大剧院推出的施特劳斯歌剧《蝙蝠》中饰演罗莎琳德一角,获得了较高评价。此前,栾艺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并曾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据国家大剧院演出部负责人任小珑介绍,栾艺天是在郑明勋大师的亲自挑选下担纲演唱的。在国家大剧院推荐的若干候选人录音中,郑明勋听到了栾艺天的演唱录音之后,立刻邀请其来加盟此次演出。任小珑表示,邀请中国歌唱家参与马勒系列的演出,也是希望国家大剧院策划的马勒系列音乐会能够体现更多的中国元素,凸显更强的中国力量。 

在马勒第四交响曲之外,乐团还将在音乐会的下半场演奏被称为“舞蹈交响曲”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为北京观众献上近100分钟的交响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