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蒂勒曼首度携手维也纳爱乐乐团亮相大剧院 王小京/摄
在今年国家大剧院的秋季国际交响系列中,蒂勒曼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无疑给北京古典乐坛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强心剂。而当11月2日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结束时,更是令现场观众无比欢腾,令人叹服。渴望已久的“维也纳之声”终于第五度在中国响起。而从2日开始连续三晚的贝多芬盛宴,可以让观众全方位了解这支全球最耀眼乐团的黄金实力。
在蒂勒曼大师掌舵下,维也纳爱乐乐团以其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王小京/摄
翘首企盼迎来维也纳音色 交响盛宴演绎贝多芬激情
提到维也纳爱乐乐团,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它的故事。这是一支代表德奥音乐传统与精髓的世界最顶级乐团,长期占据世界交响乐团的头把交椅;它亦是中国乐迷心中最亲切与熟悉的古典音乐圣符;2009年,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之初,乐团便展开了访华之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从2日一直到4日,乐团为北京观众带来的是一次全套贝多芬的交响盛宴。对于很多普通中国观众而言,维也纳爱乐是新年音乐会的代名词,而施特劳斯圆舞曲则是维也纳爱乐的代名词。而实际上,作为世界最顶尖的交响乐团,圆舞曲只是其“海量”保留曲目中的极小部分,代表德奥音乐传统的严肃“大部头”才是真正彰显维也纳爱乐实力所在的“音乐名片”,而演奏贝多芬,更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一个“悠久传统”。
11月2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可以用“爆满”的形容,近两千余名观众只为等待维也纳爱乐与著名指挥大师蒂勒曼的莅临。蒂勒曼虽然是第二度访问北京,但他所演绎的音乐作品经常出现在国际各大厂牌出品的古典音像制品中,可以说是中国乐迷的“老朋友”。其实,他并不像DVD中指挥布鲁克纳、瓦格纳作品时那般严肃,在本次访华演出之余,大师也透露出对北京的喜爱,他称:“和上次一样,在北京每天都很开心,很有兴趣在北京探索更多的历史和文化,希望自己融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中。”而当晚,在蒂勒曼大师掌舵下,维也纳爱乐乐团也以其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为数月来观众们的翘首企盼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在演出结束后的签售中,指挥台下,蒂勒曼大师亲和可爱的一面也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贝多芬之声引领秋季乐章
首演当晚,乐团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一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一交响曲》作为贝多芬相对早年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和谐与优雅,蒂勒曼称此曲是披着海顿式的外袍,更显现出此曲表达了青年贝多芬的青春与朝气,在维也纳爱乐的演奏下,贝多芬独有的激昂和张力,在活泼诙谐的韵律中崭露头角,显现出维也纳爱乐的王者风范;乐团在下半场献演的《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在演奏中,从柔情脉脉的柔版乐章,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维也纳爱乐将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完美,让观众尽享“维也纳音色”带来的纯正体验。当“英雄”交响曲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观众都在为蒂勒曼大师与维也纳爱乐伟大的演绎而表达着他们按耐不住的激动心情。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蒂勒曼将为我们演绎贝多芬的第四、第五交响曲;而在第三场演出中,将有鲁道夫·布赫宾德作为钢琴独奏和指挥,为我们演绎贝多芬的第一、第二、第五钢琴协奏曲。早年贝多芬的主要名气来自钢琴演奏家,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也尤其值得一听。鲁道夫·布赫宾德演绎的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更是成为了古典乐界的典范,这次精心挑选的3首协奏曲,也恰好涵盖了贝多芬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连续三天的贝多芬盛宴,可谓是对贝多芬音乐的全面解读;而其后即将到来的杨松斯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及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无疑会让这个秋天因为音乐而分外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