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威尔第200周年,大剧院别样"纪念"

“实力”阵容,“折子戏”异彩纷呈

国家大剧院


  大剧院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折子戏音乐会精彩上演 王小京、高尚/摄

8月22日晚,歌剧大师威尔第10部经典作品中的24个精彩唱段如期亮相国家大剧院。蜚声世界的华人歌唱家杨光、魏松、迪里拜尔、袁晨野、和慧、戴玉强、孙秀苇、么红、田浩江、莫华伦与首次亮相京城的世界一线歌剧明星罗贝托·斯坎迪乌齐、伊丽莎白·马托斯和佛朗哥·瓦萨洛,携手“放歌”国家大剧院,为2013年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奉献了一台难忘的“折子戏”音乐会。

“中国三高”精彩放歌 和慧“金嗓子”征服观众

在威尔第不朽合唱作品《安魂曲》的乐声中,威尔第歌剧之夜伴着观众热烈的掌声拉开序幕。意大利男低音歌唱家罗贝托·斯坎迪乌齐的低沉淳厚与中国次女高音杨光的饱满清澈,为观众开启了一扇威尔第歌剧世界的大门,在《安魂曲》“审判日”中,由指挥家吕嘉率领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以激动的快板,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审判场景。之后,有着“中国三高”美誉的魏松、戴玉强和莫华伦也相继登台演唱,三位歌唱家分别奉献了《麦克白》中音乐丰满的咏叹调“我的孩子们”、《游吟诗人》中难度极高的“柴堆上火焰熊熊”以及《阿依达》中充满英雄气概的“圣洁的阿依达”。三位歌唱家们将威尔第作品中对命运、神明、灵魂的思考表达的淋漓尽致。那歌声直指人心,仿佛能将身体穿透,将灵魂洗净。

而当晚,几位华人女歌唱家的演唱也可圈可点,著名花腔女高音迪里拜尔在《弄臣》片段中与男中音袁晨野搭档,饰演弄臣女儿吉尔达,她在最著名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里极其成功地诠释了一位正沐浴着甜蜜爱情的少女。而孙秀苇和么红两位实力女高音则分别以娴熟的演唱技巧奉献了《命运之力》中的咏叹调“上帝啊,请赐予我安宁”和“圣洁的童贞女”以及《茶花女》中的咏叹调“真不可思议!他也许就是我渴望见到的人”。

整场音乐会中对于观众最大的期待莫过于当今世界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威尔第女高音歌唱家和慧了,此前和慧刚刚在著名的维罗纳歌剧节演出《游吟诗人》和《阿依达》。在本场音乐会中,和慧为家乡观众带来两部作品中最经典的唱段。和慧坦言:“虽然我已经在国外唱了120多场《阿依达》了,但我真的非常享受这个角色带来的一切,但是今天能够在国内唱‘我的祖国’咏叹调更有另一番感觉,对于身为中国人的我来说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音乐会上,和慧在上下半场分饰《游吟诗人》和《阿依达》中的莱奥诺拉和阿依达两个不同角色,穿上戏装的她,也将两个不同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配合着她那炉火纯青的演唱一次次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此外,音乐会中唯一一位华人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也令昨晚的音乐会高潮迭起。身为大都会歌剧院为数不多的签约歌唱家,田浩江非凡的演唱实力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当他唱响歌剧《唐·卡洛》中“她不曾爱过我”的咏叹调时,富有磁性的低音令人深深陶醉。


  音乐会中别具匠心的舞美设计,营造出气势恢宏的场景 高尚/摄

乌戈设计别具匠心 歌唱家唱响“中国式”咏叹

在本场“折子戏“音乐会中,导演乌戈·德·安纳在舞台上巧妙运用6扇镜面,配合变幻多端的投影,大大拓展了舞台的纵深感。舞台时而变成挂着火烧云的深邃天空,时而变成金碧辉煌的意大利宫殿,时而又变成极富美感的古典雕塑。简单的布景就这样营造出气势恢宏的场景,真令人拍案叫绝。优美的歌曲与富有质感的投影画面之间动情的演绎如魔法一般,将观众带入无人之境,歌声与掌声交相迭起。

而知名演员张国立在导演安排下,也以戏剧演员的身份贯穿了全场演出,不仅为每部作品的衔接推波助澜,还为现场观众起到了威尔第歌剧普及的作用。除了13位歌唱家的精湛演绎,在吕嘉指挥的带领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也带来了他们本年度在歌剧方面最好的发挥,他们日臻完美的配合令人极为沉醉。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13位艺术家在威尔第最后一部作品《法斯塔夫》中登台演唱“人生只是一个玩笑”,歌唱家们身着“华服”登场,这也是全场演出最具中国元素的一幕,他们也以此表达了中国歌剧舞台对于2013威尔第年的致敬,而合唱团员们此刻又全都骑着自行车扮成了威尔第的传统装扮登台,高高的礼帽配合燕尾服极为抢眼,观众们也一起感受到了现代舞美设计表现出的古典美感。伴随着威尔第的巨幅签名,本场大剧院纪念威尔第诞辰年度最具看点的演出也落下了帷幕。8月23日晚,大剧院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折子戏音乐会将以同样的实力班底再度演出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