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

编舞组决赛第二场赛况(7月11日)

国家大剧院

7月11日,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进入最后一天,下午,编舞组决赛在小剧场举行。

来自中国、捷克、韩国的13位入围编导表演了他们的第二支作品。选手们必须要用新作品再次打动评委才能获得好成绩。


  车钟铉(韩国)《冲》 王小京/摄


  刘彦成(中国台湾)《地下室》 王小京/摄


  王旭东(中国)《视界》 高尚/摄

从半决赛开始,一些外国专家对于富有中国意韵的作品就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与他们更熟悉的芭蕾语言相比,韧劲十足、行云流水的身法韵律十分新鲜。而韩国选手也非常注重韵律的使用,但方式却截然不同,他们用一种源生于街头和生活的舞蹈语言传递着年轻一代的独特理念。 

比赛中,评委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讨论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观众的喜好更是多种多样,赛后也开始三两成群地讨论着大奖会花落谁家,选手们也在紧张的比赛之余互相交流编创理念。 


  杨畅(中国)《两人一伞》 王小京/摄


  谢欣(中国)《+》 王小京/摄


  龚兴兴(中国)《走的路》 高尚/摄

7月12日晚将揭晓比赛结果。无论结果如何,选手们齐聚北京,与这么多专家同行在一起,已是巨大的收获。 


  伊娃·科拉洛娃(捷克)《莫要回首》  高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