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乐团桂冠指挥陈佐湟的执棒下,为北京观众奉献了一台难得的音乐盛宴。在这场题为“梦回法兰西”的音乐会中,呈现了法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大师——德彪西、拉威尔和柏辽兹的经典作品。而2012-2013年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进入展演环节的首部作品,也由青年指挥家袁丁指挥乐团进行了世界首演。
刘灏作品《黔中赋》世界首演
继2012年4月第二期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起航后,经过八个月的作品征集以及两个多月的严格评选,大剧院已于2013年2月公布了12部进入展演环节的作品名单。7月7日晚,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打头阵,青年指挥家袁丁执棒,世界首演了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作曲博士刘灏创作的《黔中赋》。作品从苗岭晨曦、红岩祭礼、黑精之舞到狂欢夜为主线,勾勒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与淳朴,简单与清澈。在音乐诗画般的描绘中,婀娜多姿的黑颈鹤飞舞若仙,西南少数民族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一一展现。观众们身在音乐厅,却仿佛进入音画一般,虽然作品只有十几分钟的演奏时长,却通过对音乐语言的巧妙运用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对于作品的评选,“计划”首席评委陈其钢说:“不将个人感情和私人关系的任何因素带进来,是这个评选的一大特点。进入展演的作品取决于所有9位评委的综合分数。评委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各自在互相隔离的状态下打分。评委各自打出的成绩,由大剧院工作人员进行计算并按照平均分的顺序决定是否进入下一轮。评选出来的结果,也绝对不显示任何评委个人的好恶和标准,而是一个综合了演奏、作曲、指挥三方面的评委的综合性意见,他有更多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一般评选中的业内专家的意见,因为音乐不是仅仅给专家听的,也应当让作曲家感受到更大范围的意见反馈。”刘灏则表示:“青年作曲家计划对每一位参与者是一次增长实践知识并获得经验的途径,也正是挖掘当下我国本土优秀管弦乐作品的良机和过程。自己也很幸运。”
在《黔中赋》之后,《天边一朵云》、《荒漠》、《中国制造》等11首作品还将在年底之前陆续进行世界首演。
陈佐湟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捧献“法式浪漫”
《黔中赋》之后,乐团在桂冠指挥陈佐湟先生的带领下,又奉献了德彪西《牧神午后》、莫里斯·拉威尔《丑角晨歌》以及埃克托·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常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意大利歌剧和德奥作品的观众在当晚又在法国音乐上得到了满足。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根据朋友印象派诗人马拉美的《牧神午后》的诗歌意境而写,此曲的印象派风格,独特的乐器色彩,将马拉美的诗艺表达得淋漓尽致。管弦乐团当晚用自己轻柔的演奏方式,带给人们艺术幻想的世界,用另一种音乐表达感动了听众。此外,根据同名钢琴曲改编的管弦乐作品《丑角的晨歌》和拉威尔的很多作品一样,由于作曲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西班牙情结,而带有西班牙作品风格。陈佐湟表示:“这首作品以革命性的态度,在配器方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特风格,对乐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但我们今晚演绎的效果精彩出色。”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场所上演的柏辽兹的黄金之作《幻想交响曲》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次挑战这部作品。这首突破了长久以来束缚的法国管弦乐典范之作完全反应了柏辽兹的内心情感。当晚管弦乐团所散发出的音乐底蕴令人称道。
本场音乐会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还将在7月27日、28日在首席指挥吕嘉的带领下继续带来两场精彩的音乐演出——“漫步经典”音乐会,曲目将以南美“安第斯山脉”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为音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