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重量级”大师将亮相五月音乐节

国家大剧院

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2013专题

在迎来一系列大师名团之后,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将在20日与23日接连再迎来两位绝对值得期待的“重量级”大师,他们一位是即将在5月20日亮相的“小号女神”艾莉森·巴尔松,一位则是被乐迷们视为“小提琴神话”的吉顿·克莱默。


  艾莉森·巴尔松

五月音乐节“大牌”扎堆,巴尔松率先亮相 

到目前为止,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已过去了近一半的场次,也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论是开幕音乐会呈上的“海顿盛宴”,还是“美杰三重奏”那令所有观众惊艳不已为之尖叫的皮亚佐拉《四季》,亦或是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带来的“别样”瓦格纳,每场都带给人们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惊喜。而从20日到23日,五月音乐节又将迎来“大牌季”:小号大师艾莉森·巴尔松、大提琴大师杰哈德·考夫曼、小提琴大师吉顿·克莱默将相继亮相,各自与亲密搭档带来“拿手好戏”。 

5月20日,风靡全球的美女小号演奏家巴尔松的登台早已成为乐迷们议论的焦点,从着装到曲目都是热门话题,小号这件并不“流行”的乐器,却在巴尔松手中变得炙手可热。巴尔松不仅两度斩获全英古典音乐“年度最佳女艺术家”,还将《留声机》年度青年音乐家大奖、德国回声音乐大奖“霸气”收入囊中,有网友评价说,“巴尔松的小号白天也能把人吹醉了”,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有很多人将巴尔松与传奇小号大师莫里斯?安德烈相提并论,认为她是安德烈故去之后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小号演奏家。对此巴尔松说:“安德烈将小号变成了一件独奏乐器,这是一切的开始。他所热爱的那些巴洛克音乐也许现在已经不再流行了,但是他的演奏中那令人陶醉的美,那从乐器里流淌出的灵魂无疑是无与伦比的,对我来说就像是灯塔一样。” 

此番与巴尔松一同登台的苏格兰弦乐团迄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巴尔松堪称一对“黄金搭档”,双方不但合作录制了许多经典录音,同时也经常进行国际巡演,《留声机》杂志就评价他们是“最让人羡慕的组合”。此番除了亨德尔、维瓦尔第等巴洛克大师的作品,麦克米伦专为巴尔松量身打造的协奏曲《六翼天使》也将进行亚洲首演。“我想说明小号作为独奏家手里的‘武器’,其威力并不输给钢琴或者小提琴,尽管数目相对稀少的独奏曲目严重限制着我们在艺术上的发展。作为音乐家,我渴望在不同风格的乐曲里接受挑战,因此我也尽我所能地尝试尽量多的曲目。”巴尔松说。而巴尔松除了演奏现代小号之外,巴洛克时期的无阀小号亦是她的所爱。“在音乐上,这种小号能够演奏许多丰富的色彩,既能如人声一般抒情,也能奏出激烈的、尖锐的、强有力的声音,因此我十分热爱这件乐器。” 

此外,中国二胡演奏家谭蔚还将与乐团合作谭盾的《卧虎藏龙》二胡协奏曲选辑。


  吉顿·克莱默

克莱默: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存在胜利者 

5月23日的音乐会当属是五月音乐节中最不可错过的一场“盛宴”。这天,被乐迷们视为小提琴神话的吉顿·克莱默将挑大梁。克莱默不仅坐拥1641年阿玛蒂古琴,还有数十部专门题献给他的小提琴作品,堪称世界之最。在无数人心中,克莱默可以说是当今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没有之一。 

年轻时的克莱默曾在伊丽莎白女王、帕格尼尼、柴科夫斯基等国际大赛上夺魁,回首当年风光,克莱默说:“在音乐世界里其实是不存在所谓‘胜利者’的,音乐比赛也与争夺冠军的奥林匹克赛事不一样。重要的是,小提琴此后成为了我的指路明灯,我学会了将孤独、梦想、痛苦甚至幽默隐藏在音乐里,我从音乐里寻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声音。” 

而现年已经66岁的克莱默毫无疑问已属“高龄”,但依旧风采不减当年,并且还在不断拓宽着自己的艺术之路。提到“秘诀”,克莱默说:“我喜欢那些来自他人的惊喜,因此我热爱与那些有着非凡视野的艺术家们合作。能与在世的作曲家们合作是我巨大的荣幸,因为可以见证那些从未被人听到过的乐曲从谱面变为现实。他们都是活在音乐里,且将生命奉献给音乐的人。” 

23日,这位难得一见的小提琴大师将以室内乐组合一员的身份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克莱默将夫妇同台,另一半正是大提琴家吉德·德瓦瑙斯凯特,而钢琴则是倍受乐迷喜爱的中国女钢琴家陈萨。届时,陈萨不仅将与大师合作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和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悲歌” 》,还将独自演奏海顿的《F小调行板与变奏曲》。克莱默自己还将单独献上魏因伯格的《第三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我和克莱默曾经在洛肯豪斯,科隆贝格和丹麦的室内乐音乐节上合作过。这次真的很开心大家又能看到他的风采,我不用说非常期待。与他的合作,就像坐过山车。”陈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