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18日,意大利阿岱舞蹈团将登台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呈现一台现代芭蕾演出《春之祭》,将在两天的时间内上演舞团首席编舞毛罗·比贡泽蒂的三个作品,《宛若呼吸》(17日)、《罗西尼卡片》(18日)和《春之祭》(17、18日)。日前,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正在美国工作的编舞大师比贡泽蒂,他告诉记者:“舞蹈对我来说,就像呼吸,非常自然”。
阿岱舞蹈团 在现代芭蕾中成长
意大利阿岱舞蹈团创立于1979年,是意大利最主要的从事舞蹈制作和巡演的团体,也是在歌剧院团之外的第一个常设的芭蕾舞制作机构。舞团吸引了各种风格的舞蹈演员加入,比贡泽蒂本人就曾在1982年成为舞团的舞者。1997年,他重新担任艺术总监,并在之后的十年之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比贡泽蒂告诉记者:“在我成为舞团艺术总监之后,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舞者们,更重要的是舞团的属性。现在的阿岱是一个当代芭蕾舞团,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将意大利的舞蹈风格带到全世界。同时,这里的舞者们来自世界各地,因而也展现了一种融合。”
从1997年到2007年,比贡泽蒂带领舞团一路成长,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他本人却在2008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去艺术总监之职而成为舞团的首席编舞。对此他表示:“我的角色转变是因为我想更加自由全心的创作。尽管艺术总监和首席编舞的角色很不同,但从跳舞到编舞到管理舞团,我总是与阿岱保持着一种深刻的联系。这个舞团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贡泽蒂 用肢体倾听古典音乐
对于如今的阿岱舞蹈团来说,舞团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是其致力于支持和发展编舞艺术和纯粹的舞蹈语言;舞团旨在成为空间内的动态和形态,体现表现力与美学特质,并与音乐互为辩证关系。
看看此次舞团带来的比贡泽蒂的三部作品,阿岱的艺术特色便一目了然了。《春之祭》与斯特拉文斯基、《罗西尼卡片》与罗西尼、《宛若呼吸》与亨德尔,比贡泽蒂的每一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位作曲家的音乐,并试图用舞蹈传达音乐的精髓。
比贡泽蒂介绍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是一部经典,我想每一个编舞都会想去挑战这个作品,而我的版本很现代,却又很贴近传统。罗西尼是我非常喜欢的作曲家之一,在《罗西尼卡片》中,我试图挖掘一个更加感性的罗西尼。至于《宛若呼吸》这个作品,我非常喜欢亨德尔的音乐和后来的重新编曲,这个舞蹈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宛若呼吸。”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就在阿岱舞蹈团的演出之后,11月19、20日,随之登台舞蹈节的是中国著名编舞家沈伟和他的“沈伟舞蹈艺术团”。而沈伟同样要带来由他编舞的《春之祭》。四天之内两版《春之祭》“打擂台”,这在纽约和伦敦这样的国际舞蹈重镇大概也不多见。相信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将为热爱舞蹈的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舞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