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指挥沙皇”捷杰耶夫强势回归

“肖斯塔科维奇盛宴”进驻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点击进入2012国家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专题

五年前,俄罗斯“音乐沙皇”瓦莱里·捷杰耶夫亲率马林斯基剧院驾临北京,以鲍罗丁史诗歌剧《伊戈尔王》为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拉开大幕。一年前,捷杰耶夫第二次携马林斯基的艺术家们莅临大剧院,又凭三场极具分量的柴科夫斯基全套六首交响曲,在首都观众面前展现了俄罗斯音乐瑰宝的魅力。而2012年,捷杰耶夫再度回归,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大师肖斯塔科维奇的专场音乐会,用以回馈深迷俄罗斯音乐、喜爱马林斯基剧院的中国观众。 

俄罗斯音乐“黄金组合”辉煌再现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生涯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乐团于2011年国庆期间带来的“柴科夫斯基盛宴”还让人记忆犹新,演出品质和轰动效果在国内音乐舞台都是十分难得。而今年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这对黄金组合再度回归,为所有观众再一次证实了其演绎俄罗斯交响曲的权威地位,他们以极其经典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个极为难忘的音乐之夜。 


    “指挥沙皇”捷杰耶夫用对肖氏作品的精准把握再次征服中国观众 王小京/摄 

去年,马林斯基乐团首场演出选择了柴科夫斯基“第一”和最后一部“第六‘悲怆’”交响曲。而对于本次访华的首场音乐会,捷杰耶夫也是采用了相似的曲目设计理念来展现肖斯塔科维奇完整的音乐生涯。肖氏一生创作了十五部交响曲,创作间隔近半个世纪,上半场所演出的《第一交响曲》是作曲家十九岁时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作品一经问世,作曲家便以“现代的莫扎特”而享誉世界。而下半场《第十五交响曲》是现代交响音乐的代表力作,该曲不仅引用了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还包含瓦格纳《指环》的命运动机,使这部作品披上了谜一样的外衣。音乐会中,捷杰耶夫的处理使得这两部作品焕发了新的魅力,乐团演奏清新而颇具活力,乐曲中的所有细节都在马林斯基艺术家精湛的演奏里一览无余。有乐评人认为,这场音乐会的整体效果非常之好,特别是让人想起了穆拉文斯基、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等肖斯塔科维奇专家的诠释,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令人难忘。 


    作为另一位肖斯塔科维奇专家,著名俄罗斯钢琴家亚历山大·托拉泽的演绎同样抢眼 王小京/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系列演出还包括肖斯塔科维奇仅有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在首场演出中,俄罗斯学派钢琴大师亚历山大·托拉泽带来了《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作曲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琴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曲家本人也经常亲自演奏此部作品。托拉泽不愧为不折不扣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家,当晚的演出一气呵成,指下的乐曲清澄自然、节奏极富韵律,四个乐章在其不间断地弹奏下结束,精彩的演出得到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 

大剧院秋季交响系列“渐入佳境” 

阔别半年的捷杰耶夫为北京乐迷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也再次展现了世界顶尖乐团的实力。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告诉记者:“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演奏俄罗斯作品时的状态非常好,那种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感觉令人难忘。他们对旋律线条的表现力,情感的张力确实是高人一等,也许只有俄罗斯最好的乐团才可以胜任。” 


    “秋季交响盛宴”在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中“渐入佳境” 王小京/摄

在16日第二场的演出中,捷杰耶夫大师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会继续奉献肖斯塔科维奇“战争三部曲”中的最后两部,有着“胜利交响曲”之称的《第九交响曲》和表现俄国卫国战争场面的史诗《第八交响曲》。而钢琴大师托拉泽,也将继续坐镇钢琴宝座与乐团合作浸满了青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炙热情感、被称为“青年时代协奏曲”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本年度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在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中“渐入佳境”。在随后的音乐会中,阿什肯纳奇与悉尼交响乐团将再度奉献肖式大作《第十交响曲》,而之后的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会带来两场“德奥大餐”,最后登场的旧金山交响乐团也将在指挥大师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率领下首度访问北京,并与王羽佳合作,再度呈现俄系交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