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马林斯基交响9月再登大剧院

捷杰耶夫将“解码”肖斯塔科维奇

国家大剧院

在告别了NHK交响乐团后,国家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将迎来又一位熟悉而尊贵的客人,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于9月15、16日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舞台,继2011年在京献上连续三个晚上的柴科夫斯基俄式音乐大餐后,乐团将在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的率领下带来两场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专场音乐会,让北京观众全方位感受领略到这位有着“20世纪贝多芬”之称的俄罗斯作曲家风采。


  捷杰耶夫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金秋迎来俄罗斯音乐旋风
  马林斯基不惧“审美疲劳”

一位是被称为“音乐沙皇”的伟大指挥家,一个则被公认是当今俄罗斯最杰出的交响乐团,自从1998年首次访华以来,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与中国观众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近年在国内备受追捧的世界顶尖乐团和指挥家,捷杰耶夫不仅被乐迷亲切地称为“姐夫”,而马林斯基的名字更令京城乐迷倍感亲切。 

而来京演出的高频率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相反马林斯基在北京的每一次演出都令观众倍感期待,不论是2006年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还是2007年为国家大剧院开幕所献上的《伊戈尔王》,再到去年轰动一时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一次次惊喜过后观众不禁会问:“马林斯基下一次还会演什么?” 

继去年在大剧院连续三晚的柴科夫斯基风暴后,捷杰耶夫将与马林斯基在9月15日、16日带来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音乐会,用两个夜晚依次上演包括第一、第十五、第九和第八交响曲在内四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杰作。值得一提的是,马林斯基今年除在北京亮相之外还将赴天津和上海进行演出,但有所不同的是,乐团只在京上演这套专为大剧院定制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场,让北京乐迷继去年“十一”后再一次享受了“吃独食”的荣幸。 

肖斯塔科维奇与中国有故事
  “姐夫”为观众解码肖氏交响曲

实际上,提起肖斯塔科维奇国内听众其实并不陌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58年,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就曾经来京演出过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而老一辈中国音乐家吴祖强、李德伦等在前苏联留学期间都受到过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1959年作为当时中央乐团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指挥大师李德伦就曾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此外,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也正是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下走上作曲道路的,而在今年4月,蜚声国际“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更是授予了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 

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也有不同于其他西方作曲家的独特亲和力,他的音乐中既有气势恢弘的革命史诗,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主旋律情怀,又有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战斗精神。比如此次上演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就是作曲家在1944年卫国战争期间完成的作品,该曲将苏联人民的英勇与战争带来的伤痛熔于一炉,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于坚毅的品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肖斯塔科维奇被称为“俄罗斯的贝多芬”,并罕见地以作曲家身份登上过纽约《时代》周刊的封面,而此次捷杰耶夫将为观众“解码”这位俄罗斯传奇作曲家的作品。 


  亚历山大·托拉泽

俄钢琴大师随团首登大剧院
  
托拉泽:“我喜欢老子《道德经》”

除了四部交响曲外,在9月15日、16日的音乐会上还将穿插上演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亚历山大·托拉泽将随捷杰耶夫联袂登台,而此番也是这位钢琴大师首度登上大剧院舞台。托拉泽在采访中表示:“我与捷杰耶夫在学生时代就是要好的朋友,到今天已经合作长达30年之久。” 

实际上早在1998年,托拉泽就曾经随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首度访京,并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托拉泽说:“我在年轻时候对中国就很迷恋,并且喜爱阅读老子的《道德经》,与中国钢琴家郎朗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在谈到此次演出的两部作品时,托拉泽介绍说:“肖斯塔科维奇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钢琴家,年轻时在默片影院担任过钢琴伴奏,所以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有一种浓厚的电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