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艾森巴赫执棒下,为即将展开的德国巡演奏响了“前奏曲” 王小京/摄
5月5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著名指挥大师艾森巴赫执棒下,带来了一场以柴科夫斯基经典作品为主打的梦幻“俄罗斯音乐之旅”。在2011年,艾森巴赫首次指挥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马勒交响曲曾获得极大成功,本月5日的音乐会可谓精彩重现,更为大剧院管弦乐团7月份即将展开的德国巡演之旅奏响了“前奏曲”。
精心排练打造优美细腻俄式风情
作为名冠全球的殿堂级指挥大师,艾森巴赫是业内公认的擅长训练年轻乐团的“最佳导师”。而大剧院管弦乐团近几年来风头正健,2012年更将荣耀受邀参与石荷州音乐节等德国四个顶级音乐节。一个是乐坛宿将,一个是新锐之师,虽然二者之前已经有了合作经验,但艾森巴赫还是早在5月1日就来到大剧院,当晚便与乐团开始了音乐会的排练。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乐手介绍说,艾森巴赫每天和乐团都要在一起磨合近5个小时,且排练过程十分严谨,将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要求尽数赋予乐团。双方努力的成果便在5日晚间的音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迪米特里·马斯列尼科夫与艾森巴赫配合紧密,刻画出了如画卷般的优美意境 王小京/摄
在上半场第一个曲目《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演奏中,一开始乐团的弦乐声部便展现出了细腻柔顺的音色和极具张力的音乐感,乐团的伴奏则始终营造出优雅而有活力的音乐氛围。曾在2011年与艾森巴赫合作录制过《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大提琴独奏家迪米特里·马斯列尼科夫与艾森巴赫配合紧密,刻画出了如画卷般的优美意境,在最后一个变奏中,大提琴独奏与乐团竞相领衔旋律,在欢快的结尾中充分调动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气氛。
接下来的《意大利随想曲》更可视为对乐团分声部的一个“阅兵式”,弦乐、木管组和铜管声部甚至打击乐声部都得以在这部旋律优美、结构紧凑的作品中展现出不俗水准,艾森巴赫准确的控制力更是让作品始终保持着强大的音乐推动力。最后,音乐会的上半场在随想曲辉煌的尾声中结束。
在下半场,乐团则演奏了本场音乐会的“大部头”: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艾森巴赫曾在2011年与乐团合作演出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此次与乐团携手演绎柴氏的第四交响曲,艾森巴赫再次展现出了指挥民族乐派作品的权威性。从开篇部分,艾森巴赫便将乐团塑造出了凝练的音响效果,同时准确把握住了作品的旋律线条,演绎出了别具一格“柴氏旋律”。在“拨弦乐章”中,艾森巴赫从节拍上为乐团起到了准确的引领,在保证了节奏严格的前提下,又充分体现出了年轻乐团的活力。在接下来的终曲,艾森巴赫的活力更是带动了乐团,如狂欢节一般的振奋旋律和激情的节拍让观众也完全置身于音乐的情景之中。一曲终了,音乐厅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为艾森巴赫与大剧院乐团再一次的成功合作而喝彩。
国内观众提前体验“赴德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7月大剧院管弦乐团将远赴德国五个城市,在包括柏林、纽伦堡在内的五座音乐重镇上演多场音乐会,而艾森巴赫则将亲自执棒其中三场,5日晚所上演的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届时也将在德国本土上演。因此,这场音乐会不但是一次巡演前的“练兵”,更是让不能亲临欧洲的国内观众提前体验了乐团德国巡演的盛况。
在“俄罗斯之旅”后,乐团与艾森巴赫还将在6日晚间上演一场贝多芬专场音乐会,演出曲目包括了《艾格蒙特》序曲、第一交响曲以及第五交响曲“命运”。届时,乐团将在艾森巴赫这位“音乐魔法师”的带领下在德奥音乐的领域中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