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赤壁》转战戏剧场凸显中国元素

国家大剧院


  “精华版”《赤壁》舞台呈现更加空灵精致 凌风/摄


  转战戏剧场,观众可以更近距离观看演员们细致入微的表演(图为周瑜与小乔) 凌风/摄

4月2日至3日,国家大剧院大型史诗京剧《赤壁》再度拉开大幕。本轮演出中,《赤壁》着力打造“精华版”的概念,不论在剧本结构、唱腔设计还是舞台呈现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更为精致的面貌。这也是该剧首次由歌剧院转战到戏剧场与观众见面。

作为国家大剧院经典院藏大戏、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大剧院制作的唯一一部京剧,《赤壁》自2008年首演以来,一直广受赞誉。这部声名远扬的国粹大戏目前已经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赤壁》极有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走出国门进行巡演。考虑到巡演时的特殊舞台条件,这次“精华版”《赤壁》剧组特别重新制作了布景道具,使舞台视觉呈现更加精炼、唯美;由歌剧院首次“移师”戏剧场进行演出,也使观众可以更近距离观看演员们细致入微的表演、更近距离聆听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唱腔。


  这版诸葛亮“调门儿高” 凌风/摄

音乐方面,“精华版”《赤壁》特别重新调整了配器以及唱腔的设计。京胡、鼓、阮、笙等民族乐器均有发挥,这些中国民族元素的运用,让《赤壁》更加回归京剧艺术本身,彰显国粹精神。

演员阵容方面,“精华版”主打“混搭风”,由“青春版”的张建峰、窦晓璇、王越混搭“经典版”的李宏图,分饰诸葛亮、小乔、曹操与周瑜。十分有趣的是,扮演诸葛亮的著名奚派老生张建峰因其自身唱腔特点,故而本版诸葛亮较之前的调门变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