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2012歌剧节开幕大戏 强卡洛二度出山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揭秘舞美效果图

国家大剧院

在西方歌剧艺术殿堂中,德国作曲家理查·瓦格纳的歌剧不仅是一朵傲然绽放的奇葩,更是西方舞台表演艺术领域一座巍然耸立的巅峰,任何一座优秀剧院都把能够上演这位天才大师的剧目视为一种责任和荣耀。而2013年恰逢这位艺术巨人诞辰200周年的纪念,在2012年的4月3日至8日,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瓦格纳的里程碑之作《漂泊的荷兰人》,作为2012大剧院歌剧节的开幕大戏,该剧将率先开启向大师致敬的华美序幕。


  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右)与国家大剧院歌剧顾问皮诺·库恰亮相发布会 高尚/摄

2月27日,《漂泊的荷兰人》的首次媒体发布会在大剧院举行,2011年曾以普契尼的《托斯卡》震撼观众心灵的金牌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与国家大剧院歌剧顾问皮诺·库恰亮相,联手向大家阐释了这部瓦格纳不朽作品的精妙构思与深刻的哲思,并率先向媒体揭秘了《漂泊的荷兰人》极具震撼效果的舞美设计图。 

歌剧领域的“超级大片” 中国歌剧舞台鲜有上演

如果说普契尼的歌剧让人潸然落泪,威尔第的歌剧让人久久思索,那么能够让观众陷于疯狂的唯有理查·瓦格纳。这位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才集作曲家、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于一身,他将充满张力的戏剧,华丽无比的诗句、激情澎湃的音乐熔于一炉,不仅将歌剧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歌剧的新艺术形式。勃拉姆斯对瓦格纳曾经评价道:“在瓦格纳之后很久都不会出现什么像样的东西,一切其余的东西暂时在他的意义面前都会销声匿迹,没有一个人会立即理解他的意义并给予应有的评价。”交响大师马勒则在听说瓦格纳去世的消息时站在马路中间放声大哭,而中国大众最为熟知的大哲学家尼采也与瓦格纳保持着长久的友谊。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位哈姆雷特,瓦格纳的歌剧同样为人们提供了无比广泛的创作空间,造成了“一剧千面”的奇特效果,无数伟大的舞台戏剧大师都曾经借助瓦格纳歌剧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而且由于瓦格纳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也令众多当代电影大师垂涎,佛朗西斯·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就曾使用瓦格纳的音乐作为配乐,而以好莱坞巨片《星球大战》而闻名遐迩的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长久以来也一直渴望着导演一部瓦格纳的戏剧。 

然而,由于上演难度极高,制作成本巨大,相比于威尔第、普契尼的作品,瓦格纳歌剧在中国上演的机会十分有限,仅有的几次也大多由来自瓦格纳祖国的德国著名歌剧院上演。2005年德国纽伦堡歌剧院和2010年科隆歌剧院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成为了当年国内的重要文化事件。而早在1998年,德国莱茵歌剧院曾经在上海演出过舞台版《漂泊的荷兰人》,2009年中国交响乐团曾经在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期间推出音乐会版演出,此前这部歌剧还从来没有贴上过“中国出品”的标签,而随着今年4月国家大剧院版《漂泊的荷兰人》的推出,这一历史将宣告结束。


  强卡洛称:这版《漂泊的荷兰人》制作特别复杂、特别难、特别贵 高尚/摄

金牌导演强卡洛二度出山 早年曾跟随瓦格纳嫡孙学习

2010年5月金牌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指导的新版歌剧《托斯卡》成为国家大剧院2011年歌剧节最为耀眼的杰作,这位曾经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一线歌剧院拿起过执导筒的大师级导演,以出众的才华给北京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国家大剧院收获了一部极为精彩的自制剧目。据介绍,这位年届七旬的歌剧艺术大师曾经在艺术生涯早期跟随在作曲家瓦格纳的嫡孙、20世纪下半叶德国最伟大的歌剧导演维兰德·瓦格纳身边进行学习,并在瓦格纳歌剧圣地拜罗伊特进行过工作。

新闻发布会上,德·莫纳科大师亲自为大家揭秘了《漂泊的荷兰人》的舞美设计图:浩瀚无比的海洋,光影交错的暴风雨夜,承载着剧中主角荷兰人的诡异红帆船,成为了《漂泊的荷兰人》最为醒目的视觉主题。去年曾制造出无数视觉奇观的德·莫纳科再献惊世手笔。他介绍说,歌剧院整个舞台表面都将被涌动的海水覆盖,舞台背景则由流动的多媒体画面占据,这让剧中的大部分情节都在“流动中”进行:阴森恐怖的幽灵船直接搬上舞台,薄纱、丝绸与12块大幅投影幕布结合高科技手段,逼真表现出大海上波涛汹涌、狂风肆虐的场面,结合着大气磅礴的音乐,散发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荷兰人那天涯孤旅漂泊的凄惶、永无故乡的绝望,以及最终经受纯洁爱情救赎后一切动荡与苦难烟消云散的悲悯与平静。此外,大剧院新版《漂泊的荷兰人》使用的是目前国际通行“一演到底”的三合一版本,三幕歌剧不间断连续上演,这也为创作团队在舞台上完成换景带来了挑战。


  舞美效果图

大剧院制作首部瓦格纳歌剧 开启纪念瓦格纳盛大序幕 

从威尔第、普契尼、比才,到莫扎特、多尼采蒂、罗西尼,建院短短四年以来,国家大剧院已经自主制作了多位西方经典作曲家创作的歌剧剧目,剧目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达到了国内前所未有的高度。而2013年正是瓦格纳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也希冀通过瓦格纳的这部歌剧代表作向艺术大师致敬。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国家大剧院就已透露出制作瓦格纳歌剧的意图,而在剧院建院第五个年头实现这一愿景可谓正逢其时。经过四年的积淀和打磨,国家大剧院无论是在与世界一流制作团队合作、还是在聘请国际知名演唱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度过磨合期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及合唱团也已摆脱青涩,渐入佳境。于是,在大剧院的剧目储备库中增添瓦格纳歌剧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真正意义的开山之作,是其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挑选这部歌剧作为大剧院首次涉足“瓦剧”的剧目可谓意义非凡。1843年瓦格纳正是借助该剧成为了欧洲公认的杰出歌剧作曲家,并且奠定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此次国家大剧院亦希望凭借这部瓦格纳力作造就其歌剧制作领域的新一座里程碑。 

除了《漂泊的荷兰人》外,2012歌剧节中,大剧院还盛邀中央歌剧院带来瓦格纳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唐豪瑟》,而在今年年末,大剧院还将制作《罗恩格林》,几部瓦格纳大戏的轮番登场,相信不论是专家学者、发烧友还是正在走近的歌剧的普通观众,都将在这名副其实的“瓦格纳”年中享受到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