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全华班”将带您体验马勒八

国家大剧院

点击进入国家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专题

国家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100周年的演出已进行过半,在剩余的五场演出中,众多国际一流名团、指挥大师将先后登场,共同“接力”纪念马勒的音乐会演出。接下来率先亮相的正是众乐迷翘首期盼的马勒第十交响曲音乐会。

天时:马勒年上演马勒最庞大作品 

2011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逝世百年,国际音乐界将今年命名为马勒纪念年,全球各地均以各种形式的演出来纪念这名伟大的音乐巨匠。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演出机构,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推出的十场马勒系列音乐会从7月起就已陆续启动,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国家大剧院之前就曾表示:马勒的复兴是全球古典乐界的趋势和潮流,中国观众同样需要马勒,需要通过马勒这把金钥匙领略音乐所能抵达的高度与深度。国家大剧院正是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让中国人认识马勒、走近马勒。 

10月30日,马勒所有交响曲中乐队编制最大、参演人数最多的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将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著名指挥家耶欧·莱维将率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以及孙秀苇、莫华伦等八位歌唱家组成的庞大阵容一道,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奏响寰宇之音。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出“马勒三” 甘源/摄

地利:演奏马勒八的完美之地 

第八交响曲是一部综合了交响音乐、合唱、经文歌等多种音乐形式的综合性交响乐作品,其庞大的参演人数与复杂的乐队配器编制,使得这部交响曲成为了一部极为罕见的“大型作品”。无论是在柏林、维也纳、纽约还是在伦敦,马勒第八交响曲的每次上演都会吸引整个城市的瞩目,而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演出是否能够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还原马勒在创作时记录下的原始编制。 

鉴于对马勒作品的重视,此番国家大剧院上演马勒力求做到马勒所要求的全部编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马勒在乐队编制中加入了钢片琴、钟琴、曼陀铃等多种“冷门”乐器,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场音乐会中,这些乐器可说是“一个都不能少”,力求呈现一部原汁原味的“马勒八”。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管风琴是马勒第八交响曲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大剧院的“镇宅之宝”正是一台国内罕见的极品管风琴,这架管风琴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音栓最多的管风琴,最大的音管巨如烟囱,最小的新管细如拇指。此番,这架早已大名鼎鼎的庞然大物将在马勒第八交响曲中担纲重要角色,加上大剧院音乐厅堪称完美的声学环境,此次演出必然会让观众彻底的感受到这部规模庞大的作品带来的听觉震撼,给观众一次最为纯粹的马勒体验。 

人和:全华班底奏响中国自己的马勒强音


  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

除了在剧场硬件上的天然优势,此次国家大剧院在演出阵容的策划设计上也颇具匠心。两支交响乐团、三支合唱团、8位独唱者全部为清一色的华人班底。在全球性的马勒纪念热潮中,这样的设计,既代表了中国人致以马勒的深深敬意,也是中国人解读马勒、演绎马勒的全新开端。大剧院力图集结中国的音乐力量,奏响中国自己的“马勒之音”,在马勒之年抒写下属于中国的一笔。 

此次马勒第八交响曲的演出乐队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组成的乐团担任,此前双方在马勒第二、第三交响曲中的合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称赞,三度合作也必将奏响最强音。 

在合唱团部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与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将组成数百人的庞大合唱阵容加入到演出中。作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少年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其声音之纯净令人赞誉有加。

此次国家大剧院马勒第八交响曲中的八位独唱角色将由清一色华人歌唱家担纲,届时,孙秀苇、柯绿娃、栾艺天张秋林、杨光、莫华伦、袁晨野、梅杰等将接踵亮相,联手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马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