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入秋时节,但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热度近日却持续“走高”。在即将到来的秋季演出季中,除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柏林爱乐、苏黎世市政厅管弦、捷克爱乐以及捷杰耶夫、西蒙·拉特、大卫·辛曼等重量级乐团和指挥大师的登场,还有一些颇具分量的独奏家将在大剧院陆续登台。仅9月一个月,钢琴家皮特·塞尔金、管风琴演奏家韦恩·马绍尔、长笛演奏家詹姆斯·高威以及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顶级大家,就将先后带来四场截然不同的独奏音乐会,水准之高、阵容之强,不能不让众乐迷翘首以待。
皮特·塞尔金:音乐世家传人上演“黑白风云”
9月6日,音乐世家的传人、钢琴大师皮特·塞尔金将在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他在中国的首场独奏会。
在世界乐坛中,世代从事音乐艺术的家族并不算少,但能像皮特·塞尔金这样历经数代仍站在国际主流行列的音乐家却并不多见。作为小提琴一代宗师阿道夫·布施的外孙及20世纪钢琴艺术集大成者鲁道夫·塞尔金的儿子,“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皮特·塞尔金是当世最权威的钢琴艺术传承者之一。除了深厚的家学,塞尔金还曾在有着“钢琴家摇篮”之称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之后又拜有着演绎贝多芬“第一权威”之称的施纳贝尔为师,可谓兼具各家之长。塞尔金不但擅长诠释德奥风格的作品,还以演奏现代派作品而见长,首演了诸多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武满徹、彼得·利伯森等现代作曲大师还为塞尔金写下了诸多为其量身定做的作品,可以说,塞尔金在他显赫家族中既传承了传统的艺术精华,又站在时代的前沿,展现了自己对于现代派的特长。
在此次独奏音乐会上,塞尔金的演出曲目极具分量,他将在北京演奏贝多芬的110号奏鸣曲和迪亚贝利变奏曲,这两部作品均是“乐圣”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尤其是作品中所隐藏的哲理深邃无比,也只有像塞尔金这样兼具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纯正的德奥风格的演奏家,才能将作品给予完美的解读。除了贝多芬两部重量级的钢琴作品之外,塞尔金还将专门演奏武满徹的《远方》。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唱片录音便是塞尔金在美国RCA公司的演奏录音,届时,塞尔金将通过他最为擅长的曲目为北京观众展示他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
韦恩·马绍尔:“音乐鬼才”奏响大剧院“镇院之宝”
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镇院之宝,音乐厅中的管风琴一直是大剧院最有吸引力的乐器。管风琴的演出在国内并不多见,因而每一次大剧院的管风琴响起,都是一次难得的欣赏机会。
9月18日将在音乐厅驱动这架庞然大物的韦恩·马绍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音乐鬼才。出身于英国的他是国际古典乐坛中少见的黑人音乐家,更为神奇的是,马绍尔不但身兼钢琴家、指挥家、管风琴家三种职业于一身,演奏范围更是涵盖了爵士与古典、从巴洛克至当代音乐。马绍尔在国际上许多重要的管风琴场所举行过个人独奏会,如巴黎圣母院、伦敦的皇家假日大厅以及最为著名的伦敦西敏寺大教堂。在2004年,他与萨洛宁领衔的洛杉矶爱乐首演了最炙手可热的当代作曲家詹姆士·麦克米兰的管风琴协奏曲,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在18日北京的独奏会上,马绍尔将演奏李斯特、弗朗克、巴赫等最具代表性的管风琴独奏作品,包括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更值得期待的是,在下半场的音乐会中,马绍尔将发挥他的鬼才风格,在管风琴上以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方式演奏中国传统乐曲,这种横跨多界的演奏方式在国内几乎没有机会上演,仅仅是这一神奇的即兴演奏环节,9月18日晚的这场管风琴音乐会便具有了极大的吸引力。
詹姆斯·高威:“魔笛伉俪”携金笛来京
9月22日晚,国家大剧院将迎来“魔笛伉俪”高威夫妇。“小提琴家有帕格尼尼、海菲茨、克莱斯勒这样多的宗师,但长笛却只有一个高威。”英国《卫报》的评价无疑是对手握“黄金魔笛”的詹姆斯·高威的“权威认证”。
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长笛演奏家之一,高威对长笛艺术的发展与普及可以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性作用。作为乐团演奏家的他十几岁时便“入行”,先后担任过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伦敦交响乐团和皇家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乐手要求极为苛刻的卡拉扬看中了高威无人可比的才气,将他收入麾下成为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离开柏林爱乐之后,高威开始在全世界各地演奏,演出的作品从巴洛克到当代音乐横跨数百年,音乐风格从古典、流行、摇滚到爵士包罗万象。特别是他曾为《红磨坊》、《指环王》等众多大片演奏过配乐,其中他为《泰坦尼克号》演奏的那段爱尔兰风笛音乐早已成为电影配乐的经典之作。同时,高威还珍藏了二十多支长笛,包括纯金笛、白金笛、纯银笛等,其中一支价值超过百万美元的金笛因其笛孔独特、音色饱满而被乐迷惊为“魔笛”。
在此次北京独奏会上,高威将带来福雷的《长笛与钢琴幻想曲》、德彪西的《月光》等经典作品,同时还将演绎包括瑞士、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等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音乐和改编作品,例如《卡门幻想曲》等。他还将与妻子珍妮·高威演奏法兰兹与卡尔·杜普勒兄弟俩为两支长笛而作的《弄臣幻想曲》,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弄臣》所引起的热潮还未退散之际,高威将再次用他美得令人窒息的笛声为北京观众献上一个名副其实的“魔笛之夜”。
吕思清:“人乐双清”奏响经典名篇
在高威之后,9月25日,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吕思清将在国家大剧院登台。作为第一位获得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不仅技艺超群,他所使用过的提琴也都是令人艳羡的顶级名琴。名琴的音响加上吕思清独到的技巧和艺术修养,令他的音乐会现场从来都是一场“高贵的声音盛宴”。
在此次北京独奏会上,吕思清将为观众演奏最经典的小提琴作品,包括音乐朴实纯美的亨德尔第四小提琴奏鸣曲、兼具技巧性与动人情感的圣桑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等。特别是在下半场,吕思清将演奏的巴托克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绝对是最值得小提琴爱好者期待的节目。这部技巧惊人、音乐风格电光火石般过瘾的小提琴作品,不但是技巧的试金石,更是最适于激发名琴音色的作品。吕思清借由他手中的名琴演奏这六首舞曲,对于“发烧友”而言无疑是“一饱耳福”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