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随着一场名为“燕落花枝”的京味儿民乐音乐会开锣亮嗓,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正式拉开帷幕。未来一个月,在北京最美的金秋时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9所中外明星院校将相继亮相,呈献12场青春飞扬、活力焕发的精彩演出。
“京胡圣手”携90后奏响非遗乐种
音乐会共谱“中国乐章”
在大剧院众多主题艺术节中,“青春”无疑是“春华秋实”这一品牌最鲜明的底色和基因。打破“学院派”与市场、观众的“一墙之隔”,助力艺术院校联动文化产业,培养与扶持当代青春艺术力量,这正是“春华秋实”的拳拳初心。自2008年首届展演周至今,“春华秋实”已广邀海内外19所专业艺术院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为近6000名青年艺术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艺术实践机会,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热力追捧,更在演出市场反响不俗,每年平均销售率达90%以上,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公益大树”。
10月20日开幕演出的“燕落花枝”音乐会,“唱主角”的就是一群90后的“新秀小荷”。被誉为“北京戏曲摇篮”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此次派出了近百人的学生演员阵容,并邀请到著名指挥家胡炳旭、“京胡圣手”燕守平以及中生代名家艾兵、姚利、张娜等鼎力加盟。正值高三的付思艺,从6岁起就学习琵琶,第一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让她兴奋得好几晚没睡着。她坦诚,名家们不吝指导、悉心“传帮带”,让自己的演奏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这次演出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本场音乐会选择的曲目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传统乐曲,囊括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雅乐等多种类型。一开场便是海淀民间吹打乐《四上贤》,四只唢呐齐奏、笙笛相伴和鸣,场内气氛瞬间被点燃。随后的大兴民间吹打乐《文朝凤》也延续着欢快热烈的氛围,这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乐种“武吵子”的一首曲牌,鼓乐演奏中加入节节高、金鸡斗亮扇、苏秦背剑等舞蹈,样式丰富。之后,从改编自密云民歌的竹笛重奏《对花·喜歌》到雅乐《梧桐树》,再到宫廷宴飨乐《海宇生平日》,音乐会带领观众领略了14首不同风格的北京神韵作品。
其实不仅是“燕落花枝”,今年“春华秋实”的四场音乐会虽然主题各异,但都不约而同地献演中国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影视音乐专场音乐会”,特别精选了叶小纲、郝维亚、董立强、徐之彤、张征、王斐南等学院中青年作曲家的“跨界”创作,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生命如歌》《太行山上》《家》,观众还能欣赏到刚刚在今年中国电影“金鸡奖”上摘得最佳音乐奖的《西藏天空》。上海音乐学院“大音之韵”音乐会,将上演由学院作曲家创作的优秀民族管弦乐曲,周湘林的《花腰三道红》曲调悠远、充满神韵,何训田的《达勃河随想》展现乡土风情、色彩斑斓,徐坚强的《日环食》表达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王建民的《东方印象》充分运用竹笛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手段,是一场融古典、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音乐会。沈阳音乐学院则是将著名作曲家李劫夫创作的歌剧《星星之火》改编为音乐清唱剧搬上舞台。《星星之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也是第一部以东北抗联以及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歌剧,经典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激励了几代人,此次清唱剧将由院长、男高音歌唱家刘辉领衔主演。
《樱桃园》《赵氏孤儿》好戏连台
《红》以舞为诗演绎近代史
本届“春华秋实”,音乐会齐奏“中国乐章”,戏剧及舞蹈力作也是亮点频频,从中央戏剧学院教师版《樱桃园》到抽象诠释中国近代史的舞蹈诗《红》,无一不令人眼前一亮。
话剧《樱桃园》是110年来常演不衰的契诃夫名作,此次中央戏剧学院特别邀请到俄罗斯知名戏剧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执导,刘杏林担任舞美设计,演员则全部为表演系、导演系、音乐剧系的青年教师,院长助理、表演系主任郝戎以及音乐剧系主任刘红梅担纲主演。第一次参演“春华秋实”的北京电影学院,选择将传统戏曲名剧《赵氏孤儿》搬上话剧舞台。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劲松不仅担任导演,还将出演主角“屠岸贾”,巧合的是,他在陈凯歌导演的同名电影中同样是担当这一角色。王劲松透露,北影版《赵氏孤儿》将着重表现“忠义”精神。
经典戏剧佳作上演的同期,两台极富创意的舞蹈盛宴也将先后被端出。上海戏剧学院舞蹈诗《红》,以抽象的现代舞蹈、诗化的艺术呈现,表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进程。舞蹈诗中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而是以红、黄、黑的颜色变换,大型群舞和独舞、双人舞的错落交替,抒发对过去的缅怀、对未来的期许。北京舞蹈学校《沉香》专场,云集13个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包括普米族的《龙跳舞》、苗族的《反排木鼓舞》、彝族的《打歌》、土家族的《滚龙莲湘》、藏族的《东旺锅庄》、蒙古族的《萨吾尔登》等,为观众们展开了一幅幅生动浓烈的民族文化画卷。
剧场内的演出流光溢彩,剧场之外,“春华秋实”特别策划的一系列艺术普及活动也深入人心。郝戎、王劲松、刘辉、张晓红等多位艺术家,都会于演出前在艺术讲座中为观众导赏剧目,讲述幕后故事,分享艺术之美。而秉持公益性原则,今年“春华秋实”的演出票价仍延续往年传统,票价最低60元,最高160元,并邀请远郊区县学生、打工子弟等群体免费观演。这样的惠民政策也得到了老百姓齐齐点赞,市民吕炜说,从第一届起他就被“春华秋实”的高品质演出和亲民低票价吸引,今年也是早早就盯上了多场节目:“这是一个特别实在的文化惠民品牌,我完全成为了大剧院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