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指挥大师长野健、国际小提琴家陈锐携手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亮相国家大剧院。这一令观众翘首期待的“梦幻之组”,以希尔伯格专为中国巡演而写的最新力作以及西贝柳斯、门德尔松经典,打开了一道绚烂无比的“极光之门”。
“铁三角”齐聚国家大剧院
三部力作打造奢华音乐盛宴
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作为北欧顶级交响乐团,距今已有110年悠久的历史 王小京/摄
一个是揽获两次格莱美大奖的当今中生代指挥家领军人物,素来以清晰、优雅的指挥风格为乐坛瞩目;一个是已有110年悠久历史的北欧顶级交响乐团,得到过西贝柳斯、富特文格勒、卡拉扬等一众音乐巨匠的青睐。指挥大师长野健与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到来,一早便得到了众多乐迷的“力挺”。2014年长野健刚刚率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为北京观众献上纪念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50周年专场音乐会,彼时也是他首次来到中国。而2015年恰逢另一位北欧音乐巨匠西贝柳斯诞辰150周年,长野健再次携手来自北欧的哥德堡交响乐团开启了中国巡演之旅,当晚的音乐会则是这场历时9天的巡演“压轴”。长野健也对此次重返北京相当重视,除了特别奉上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这部重磅力作外,还“动员”了两位不同领域的“铁杆儿”搭档前来助阵——一位是揽获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纽约青年音乐家国际比赛、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大赛头奖的新锐小提琴家陈锐,另一位则是当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希尔伯格,可谓给力的“铁三角”组合。4月11日晚,陈锐奉上了陪伴其“闯荡”乐坛多年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而希尔伯格专为中国观众创作的《野兽之声》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共同打造出一场不折不扣的音乐盛宴。
《野兽之声》揭开神秘面纱
门德尔松、西贝柳斯惊艳诠释
当晚的开场曲便是希尔伯格的《野兽之声》。这部新鲜出炉的作品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好奇,都想亲自见证一下长野健此前提到的“音乐精灵”到底长什么模样。乐曲一开头便是声音的漩涡——管乐吹出的无调性音、时隐时现的弦乐、狂野的木管乐鸣响,将观众带入了广袤神秘的北欧森林,在密集的弦乐滑音之后,强势的铜管和弦又打造出一片明朗,丰富的配器变化也让人们“脑补”了无数鸟兽翱翔奔腾的画面,可谓“乐在其中”。
当晚,陈锐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展现的淋漓尽致 王小京/摄
接下来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仅是作曲家最伟大的杰作,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之一,与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陈锐表示:“这首曲子一直伴随我的成长,陪我经历各种比赛、音乐会和音乐录制。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直都流露出真情实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当晚,他的表现也相当出彩。作为哥德堡交响乐团的“老搭档”,二者珠联璧合的将这部充满幻想、技巧华丽之作演绎的游刃有余,不论是宽广抒情的段落,还是热情活泼的快板,既保持了作品的抒情风格,又将小提琴技巧展现的淋漓尽致,而陈锐手中1715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约阿希姆”更是为演奏锦上添花,令人陶醉。而之后加演的帕格尼尼随想曲第21首与巴赫加沃特回旋曲同样惊艳全场。
下半场的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则是当仁不让的一部力作,长野健也将其视为西贝柳斯“最负盛名的交响曲”。作品所具有的鲜明北欧特色,由北欧最出色的交响乐团来描绘也可谓相得益彰。在长野健的指挥下,优美旋律徐徐展开,呈示出一派芬兰田野上的风光美景,随着乐思的发展,长野健与乐队又将作品中的民族理想、生命意义刻画进不断延展的旋律,既酣畅淋漓又感人至深。当全曲在浩大的气势中结束后,观众将对作曲家的致意,以及对指挥家及乐团的敬佩,化为了由衷的掌声与喝彩。而长野健与乐团也以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曲》,以及瑞典作曲家阿尔芬的《牧羊女的舞蹈》回馈了热情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