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老普”来了!

超长时长演绎五部交响杰作

国家大剧院


  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为北京观众带来“老普” 王小京/摄

  继2011“老柴”、2012“老斯”与2013“老肖”之后,2014年12月,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要为北京观众带来“老普”。3日晚,由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共同打造的“普罗科菲耶夫艺术节”终于迎来了首场音乐会,捷杰耶夫率其麾下亲兵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以逾两个小时的超长时长,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呈现了“老普”的三部交响曲及两部钢琴协奏曲,也为大剧院2014“秋季交响盛宴”的收官与每年岁末企盼“姐夫”的中国乐迷奉献了一份非同寻常的大礼。


  捷杰耶夫抵京后,马不停蹄地进行排练,带给观众最佳赏乐体验 王小京/摄

  捷杰耶夫抵京,展示马林斯基“独家珍藏”

  12月3日午时,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乐团的百余名艺术家落地首都国际机场。虽然连日来演出繁忙,然而捷杰耶夫只在酒店稍事休息便开启了“永动机”模式,首站便是当晚音乐会“主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一个下午大师都在与乐团及各位钢琴家进行排练。虽已数次登上过同一舞台,虽与乐团的合作早已精熟于心,但捷杰耶夫还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认真磨合了一遍演出作品的所有细节,以便让乐队音色能更好的适应音乐厅的音效,带给观众最佳赏乐体验。


  捷杰耶夫对于普罗科菲耶夫可谓“情有独钟”

  说起来捷杰耶夫对于普罗科菲耶夫可谓“情有独钟”,马林斯基剧院更有着传承“老普”音乐得天独厚的土壤。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中,捷杰耶夫就在大本营马林斯基剧院指挥上演了“老普”歌剧《战争与和平》、《情定修道院》、《赌徒》、第一、第五交响曲与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伊凡雷帝》、《灰姑娘》等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这次来京,捷杰耶夫还特别带来了这些演出的海报与精美剧照与北京观众分享。

  在捷杰耶夫到来之前,已有不少乐迷各自描绘出了心中“老普”的样子——有人说他既充满活力,又不乏冷峻;有人说他简练、敏捷、睿智还带一点点童真;有人说演奏他年轻时代的作品是“享受放肆”;还有人说他的音乐像“智慧天使在眨眼睛”……而到底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这一对俄罗斯音乐的“继承者”是如何理解与诠释“老普”的,则是大家最关心的,3日晚的音乐会也揭开了真相。

  三部交响两部钢协,今晚“老普”不止帅一点儿

  
  在捷杰耶夫到来之前,微信中就流传的“段子”

  其实早在捷杰耶夫到来之前,微信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被盗号的普罗科菲耶夫朋友圈大白于天下,他嘱咐捷杰耶夫,“来北京一定要把我指得帅一点儿”。当晚的音乐会上,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这对世界乐坛无与伦比的组合,以五部普罗科菲耶夫的“超重量级”力作征服了所有观众,让人不由感叹,“老普”在这个晚上,岂止是“帅了一点儿”,简直是“帅呆了”!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以五部普罗科菲耶夫的“超重量级”力作征服了所有观众 王小京/摄

  乐团首先奉上的是老普年轻时创作的第一“古典”交响曲。一直以来,这部作品都在现代交响音乐会保留曲目中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作曲家本人曾表示:“我认为假如海顿能活到今天,他一定会在保持自己写作风格的同时接受某些新东西。我想写的正是这样的交响曲”。而捷杰耶夫则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让观众相信,如果海顿和老普都能活到今天,他们一定也会奉上微笑与掌声。虽然作品规模不甚庞大,却达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接下来的第二交响曲是作曲家在异国他乡的岁月中所作,相较前一部作品风格迥异,给观众带来的感觉也截然不同,捷杰耶夫运筹帷幄间,形象的勾勒出作曲家两个创作时期的音乐表情,也昭示了自己的音乐态度——尊重传统、开拓个性。聆听捷杰耶夫指挥的“老普”,不禁使人缅怀起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让人感慨,能在今日聆听到俄罗斯音乐“继承者”带来的音乐会,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儿。


  钢琴协奏曲重磅出场 王小京/摄


  沃洛丁的演奏在清新细腻中彰显出霸气 王小京/摄

  两部交响作品之后,两部钢琴协奏曲重磅登场,分别是由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格雷丝·方演奏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瑞士盖察·安达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得主、斯坦威艺术家阿列克谢·沃洛丁演奏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两部钢协作品也同样展现出不同的音乐性格,足见捷杰耶夫在曲目“排兵布阵”上的用心。格雷斯狡黠不羁中蕴含的澄净自然,以及沃洛丁清新细腻中彰显的霸气张力相得益彰,随着与乐队的协作与抗衡此消彼长、扣人心弦。


  捷杰耶夫与乐团受到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王小京/摄

  在捷杰耶夫的掌控下,钢琴瞬息万变的跑动既融于乐队的丰富层次,又不会湮没彼此的精彩,全程没有给在场观众制造任何“走神儿”的机会,直令观众为之疯狂,只有用最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来释放积蓄已久的热情。似乎是为了缓解大家一直紧绷的神经,捷杰耶夫在音乐会最后非常“贴心”的带来了手法简练,有着明朗愉悦情绪的第七“青年”交响曲。“老普”曾说:“这是有感于我们青年有可喜的前途而产生的乐念”,而捷杰耶夫也说过:“我很愿意为年轻人演奏,要知道,他们是新的一代。”两位不同时代的大师在对青年人的期望上不谋而合,作品的呈现亦了然于心,令人感动。

  12月4日晚,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为此次北京之行重磅压轴,再次以超长时长演绎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四、第六交响曲,以及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后者将由在首演表现出色的钢琴家沃洛丁以及俄罗斯琴坛前辈、捷杰耶夫艺术节常驻艺术家谢尔盖·巴巴扬分别担纲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