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十周年“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开幕

国家大剧院
  自2007年12月22日开幕至今,国家大剧院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为回馈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关心和支持,自2009年起,国家大剧院将每年的12月22日定为“公众开放日”,从2012年起将“公众开放日”升级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十年来,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植根人民、面向人民、服务人民”,全力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每年的这一天,大剧院更是精心备下艺术飨宴,让公众走进剧院,享受剧院,让艺术改变生活。    开放日当天,从上午9:00到下午16:30,70余场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出和艺术活动集中上演。不能到现场观摩的观众,还可以通过大剧院官网古典音乐频道等渠道进行直播收看。    上午9点,随着《不忘初心》主题合唱的歌声,“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拉开了帷幕,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中优美亲切的合唱旋律从大剧院橄榄厅传遍整个公共空间。    北水下廊道,演员们穿起了剧目中的角色服装,迎接观众。大家争相合影,手机、单反、自拍杆,玩的不亦乐乎。    北玻璃幕墙中间,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白雪公主》中的可爱角色精彩亮相,欢迎观众的到来。    音乐厅里,著名指挥家谭利华与北京交响乐团共同带来“飞扬舞动”和“华之韵”两场主题交响音乐会,古今中外的经典曲目荟萃一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到管弦乐艺术丰富瑰丽的色彩。    艺术在整个剧院里流动着,各个场馆同时开锣各类表演。小剧场举办室内乐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四重奏表演。    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京剧院在戏剧场门口演出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之《游园》《寻梦》《亭会》等片段演出。    五层的花瓣厅举办世界音乐博览特别活动,艾莫琳无伴奏人声合唱团和琼森·比隆德·拉尔森三重奏共同带来《瑞典民间民乐》,带领观众一览异国音乐风情。    《不忘初心》主题合唱,一舒十年艺术情怀。    新闻发布厅举办艺术普及特别活动:《古典音乐频道视频导赏》和《十年大剧院,十年歌剧梦——和白岩松一起细数歌剧》活动。由古典音乐频道的栏目编辑在高科技触控屏中为大家展示大剧院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众多优质资源。    新闻发布厅举办艺术普及特别活动:《古典音乐频道视频导赏》和《十年大剧院,十年歌剧梦——和白岩松一起细数歌剧》。著名新闻人、古典音乐发烧友白岩松带领听众赏析歌剧艺术的魅力,梳理大剧院十年来的歌剧创作。    艺术沙龙展厅的《印记——国家大剧院院藏艺术家手模展》则展出了包括马泽尔、多明戈、梅葆玖、郎朗在内的41位(组)艺术家的手模,唤起观众对艺术家演出精彩瞬间的回忆    现代艺术馆展出的《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年轻的观众对艺术历程充满好奇。    纪念品店、音像店、京剧商店、咖啡厅、西餐厅也举办了十周年惠民活动。包括:纪念品惠民活动、纪念蛋糕、咖啡拉花等。    南水下廊道举办盖纪念戳活动和领取纪念品活动,大剧院同天生日观众凭有效证件可获赠纪念品。    下午13点,大剧院迎来了下午场观摩的观众,继续用无处不在的动听旋律和精彩视觉为观众带来惊喜。西咖啡厅第五空间舞台进行民乐室内乐演出,中国音乐学院的团队优雅亮相。    大剧院制作拍摄的高清歌剧电影《长征》《图兰朵》片段展映,不仅让更多人在歌剧院内享受“巨幕影院”的视听体验,也突破剧场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让更多观众领略艺术魅力。    小剧场里,戏剧演员队带来话剧《玩偶之家》片段,王千予和罗巍分别饰演“娜拉”与“海尔茂”。    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艺术指导、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也在一场精彩的对谈讲座中分享了他与大剧院的十年戏剧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结束后,濮存昕将一把订制的宝剑赠予国家大剧院,以纪念“十年磨一剑”的重要时刻。    音乐厅三层空间,则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精美、内容充实的杂志推荐,精彩的内容同样引来许多观众驻足阅读。    国家大剧院·院藏——剧目合辑(60部)》《国家大剧院·记忆——纪录片合辑(100部)》在西餐厅举行“院藏与记忆”艺术家签售,通过将大剧院的演出实况及创排过程集结成册,让更多观众重温大剧院十年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是大剧院的节日,更是人民的节日,未来,大剧院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为人民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