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演出购票
演出日历
歌剧
音乐
舞蹈
戏剧
戏曲
音乐剧
参观游览
参观购票
剧院景观
艺术展览
艺术精品长廊
餐饮服务
艺术活动
周末音乐会
经典艺术讲堂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河畔时光
台湖星期音乐会
艺术资料中心
资讯动态
热点聚焦
剧院新闻
艺术交流
古典音乐频道
直播
演出实况
精彩瞬间
纪录片
数字录音
有声节目
音乐资讯
会员俱乐部
精彩活动
会员商城
入会指南
团体客户手册
学习园地
艺术生产
院藏剧目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
关于我们
剧院文化
院领导
发展与合作
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动态
>
资讯动态栏目
> 图片新闻
6台12场精品舞作仲夏“舞不停”
国家大剧院
2016/08/25
《未·知》用现代舞艺术的探索精神来表达对生活和未来的探索。王小京/摄
《未·知》指的是在未来对自己的询问。王小京/摄
8月5日晚,现代舞剧《悟空》揭开了“2016中国舞蹈十二天”的序幕。王小京/摄
在丙申猴年的仲夏夜晚,刘芳、曾明用灵动的舞姿演绎一个关于“悟空”的全新故事。王小京/摄
舞蹈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悟空”来映射当下社会的一类人:为了追逐名利而练就“七十二变刀枪不入”的本领,忽略了亲情、怠慢了爱人。王小京/摄
舞蹈中“悟空”形象由志得意满到失落寂寥的几度转变跃然舞台。王小京/摄
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青年舞蹈家刘芳。王小京/摄
青年舞蹈家刘芳、曾明的动情演绎。王小京/摄
8月10日至11日,《以爱之名》通过两个不同风格作品,以不同形式来探索爱与人性。王小京/摄
上半场芭蕾作品《杀惜》以古典文学《水浒传》中“坐楼杀惜”的桥段为灵感改编而成。王小京/摄
上半场芭蕾作品《杀惜》以古典文学《水浒传》中“坐楼杀惜”的桥段为灵感改编而成。王小京/摄
故事讲述了阎惜姣、宋江、张文远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对爱情的猜忌、空虚、寂寞、欲望……王小京/摄
故事讲述了阎惜姣、宋江、张文远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对爱情的猜忌、空虚、寂寞、欲望……王小京/摄
下半场现代作品《心门》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现代元素寻找人生在不同时间点如何诠释爱与孤独、探讨爱的真谛。王小京/摄
“心门”借助一个情感点,把细节放大,希望通过对情感本质的理解和阐述使观赏者产生反射或共鸣。王小京/摄
芭蕾与现代舞两种舞蹈形式来碰撞出艺术的火花。王小京/摄
8月16日至17日上演的《药》,则取材于曹禺先生的文学巨著《雷雨》。刘方/摄
《药》虽源于《雷雨》,但并非是对《雷雨》的复制,舞蹈说出繁漪在原著中没有说过的内心独白,更通过繁漪的口来说出编者的心。刘方/摄
《药》在剧中既是一碗有形的“药”,亦是一份无形的“要”;是欲壑难填的索“要”,也是难以下咽的苦“药”。刘方/摄
舞蹈《药》还尝试将舞蹈、话剧和戏曲三种艺术门类跨界融合,让不同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对话”。刘方/摄
这个女人从《雷雨》中走出,又立体于原作之上。刘方/摄
8月13日至14日,白玛次仁作品《藏传-根》是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平衡点。王小京/摄
舞蹈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传统文化面临现代文化侵蚀的时候,该何去何从?王小京/摄
两者不是不能共存,而是它们之间需要不断的融合。王小京/摄
白玛次仁说:“作为当今年轻一代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重新点燃传统文化的光芒。”王小京/摄
“中国舞蹈十二天”正给予了年轻舞者一个探索的平台,给予了民族舞者一个展示平台。王小京/摄
8月20日至21日,作品《方圆》用最生动的舞蹈艺术语言来探索为人处世之道。王宁/摄
《方圆》围绕着“人会怎么样经历方圆,到最后如何方圆相济”而展开创作。王宁/摄
作品包含了飘忽灵动的“太极精神”,同时还被融入讲求“规矩”二字的相声艺术。王宁/摄
青年舞蹈家谢欣与以色列著名编舞家戴顿先生合作的舞作《未·知。王小京/摄
《未·知》用现代舞艺术的探索精神来表达对生活和未来的探索。王小京/摄
《未·知》指的是在未来对自己的询问。王小京/摄
1
/
30
重新浏览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