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们真诚的表演为昨晚的演出点亮了一抹格外灵动的色彩。而除了开场的《金狗迎春》,另一个由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昆曲《皂罗袍·春江花月夜》也赢得了满堂彩。长长的水袖、婉转的唱腔,小家伙们有板有眼的模样一展中华文化的精深内涵和薪火传承。
亮相昨晚演出的老年朋友们同样不甘示弱。当天津老年人大学芭蕾舞艺术团的演员在舞台上伴着《黄河》的旋律踮起足尖时,剧场中掌声响成一片。这支平均年龄在63岁的芭蕾舞团今年已经连续第三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市民新春联欢的舞台了。“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服老,想让观众们看到我们的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 团长王新灵的神情中满是自豪。为了能登上大剧院的舞台,艺术团此次带来的《情系母亲河》从去年三月份就开始创作排练了,其间经过了无数次地修改和打磨。“第一年我们演的是古典芭蕾,第二年是民族芭蕾,今年就要上现代芭蕾。”王新灵说,“我们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来大剧院这个最高的艺术殿堂演出,也给北京市民带来我们天津人民的祝福。”
清华大学教职工组成的“清华荷韵重唱组”歌声悠扬,六里屯街道舞蹈团带来的舞蹈《清怀》优雅脱俗……生活中,也许大家的外表并不多么显眼,但站在舞台上,每个人都是那么光彩夺目。在过去的六年中,已有近万名普通市民通过“市民新春联欢”走进了国家大剧院,圆了自己的“舞台梦”。在昨天的整场演出中,市民表演的节目占到了半数以上,戏剧场也真正变成了广大市民迎春纳福的舞台。
艺术家们同样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和祝福。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张心、金郑建、关致京共同合唱了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则吹奏了《春之舞》的美妙旋律;京剧杨门祖孙三代杨乃彭、杨少彭和今年只有5岁半的杨泽崧带来的京剧联唱《定军山》选段余音绕梁,而由祖孙三人与来自杨门票房的家人们合唱的《梨花颂》撼人心弦,让全场观众连连叫好……最终,在歌伴舞《共圆中国梦》中,演出圆满落下帷幕。
在演出结束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作为首都文明办与国家大剧院共同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文明行”充分借助国家大剧院艺术文化资源对广大市民进行引导。届时,市民将被邀请走进剧院进行剧目观摩,在观演的同时学习和实践观演礼仪知识,培养文明的观演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