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老舍喜剧 将亮相大剧院

法制晚报

(记者 寿鹏寰)2月8日至14日,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西望长安》将再度亮相小剧场舞台,呈现具有时代特色的老舍喜剧佳作。 

改编创作 历时6个月打磨获得肯定
1956年,人民艺术家老舍根据政治诈骗犯李万铭的活动史改编创作了五幕讽刺性喜剧《西望长安》。该剧讲述了主人公“栗晚成”用并不高明的骗术伪造履历、骗取官职,而其周围的人却麻痹轻信,成为他获取功名利禄的“道具”,有的甚至还帮他娶妻成家,直至某些同志察觉了他欺骗行径的蛛丝马迹,才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侦破此案。整部剧作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暗讽了当时官僚主义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批判了盲目崇拜的扭曲与荒诞,虽历经半个多世纪,却依旧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国家大剧院特别集结了优秀的创作团队和主演阵容,历经6个多月的精心打磨,于2017年9月率先在亦庄经济开发区首演,并邀请著名相声演员高晓攀出演“栗晚成”一角,获得了业界及观众的肯定。
2017年11月初,《西望长安》回归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舞台,场场爆满,观看完首场演出的老舍长女舒济动情表示:“感谢《西望长安》一剧尊重了父亲的原始创作,演员们方言式的演绎丰富了该剧的文学性,让剧本更加生动真实。”

三度亮相 通过修改台词强化真实感
而此次第三度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的演员们将以更加成熟的面貌再现这部喜剧佳作。在剧中饰演“栗晚成”一角、被戏称为“最令人信任的骗子”的青年演员王浩伟表示:“在《西望长安》中‘本色’出演中国人,出演‘爷爷辈’的角色还是第一次,对我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但经历了首演和复排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在蜕变成长,感觉自己和角色产生了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而就第三轮演出的调整和新增亮点,《西望长安》导演、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艺术指导助理原瑾泓表示,新一轮演出将通过对台词和场次的修改删减,来强化该剧的真实感。同时,这一轮演出将延续第二轮中手风琴现场伴奏的使用,令手风琴与演员演出更加融合,在军装、营房、红绸舞的应和下,打造上世纪50年代的真实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