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晚的演出结束后,林怀民搬了把椅子坐在舞台上,闲话家常一般与观众们分享了《稻禾》幕后的故事。
池上位于台湾东海岸,群山环绕,水源丰富,是闻名世界的稻米之乡,这里出产的稻米洁白丰润。近年来,因为大片一望无际的稻田风光,池上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也走进了林怀民的视线。“几十公顷的稻田没有一根电线杆,每次有风吹来,稻田就会翻起金色的波浪,那种感觉真的非常震撼。”林怀民说。
自小成长在乡村的他有着深厚的“稻米情结”,但真正到了创作时,林怀民却反而束手无策了:“就像突然让你写篇作文描述自己的母亲,你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于是他带着云门舞集的大家来到田里,手拿镰刀,脚踩土地,亲自体验稻禾的耕作过程。
“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就得仰仗舞者。”林怀民很谦虚,而大家的想法也让他感到十分惊喜,比如一个身穿红裙的女舞者在台上“满地打滚”,乍看起来像生小孩一样,这便是暗指稻禾灌浆结穗的过程。“就像当地孩子们说的,稻米娘娘怀孕了。其实对农民来说,稻米就是他们的孩子。”
池上人的生活态度更令林怀民感到由衷的敬佩。漫无边际的稻田中没有一根电线杆,其实都是村民们与电力公司抗争得来的结果。“村民们告诉我,稻子晚上也是要休息的,所以他们不会让一点灯光漏到稻田里去。”
《稻禾》影像取景的叶家夫妻家中挂着《拾穗者》的油画,闲暇无事,两人便会练习书法。“文青兮兮的,真的不像是我原来想象中的农民。他们常跟我说,台北人都不会走路,好像干什么都是用跑的。”林怀民也希望这部从池上的泥土中诞生的作品能带给观众更多关于生活的启示。11月3日至5日,《稻禾》将在国家大剧院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