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网络直播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音乐会

从看直播到进剧场之路有多远

北京商报

音乐会演出现场
昨晚,“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落下帷幕,全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观众更自发起立鼓掌,场面轰动。国际大提琴表演艺术家马友友携手亲自打造的丝绸之路乐队,为到场观众呈现出一台独具“家中味道”的别致音乐会。舞台上,马友友与众位音乐家倾力演奏;舞台下,数十万名网友通过直播镜头与现场观众一同“围观”了音乐会盛况,跨界直播也成为本次演出的亮点之一。

直播音乐会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宽带的普及,VR技术、3D音效、全息投影等科技的相继推出,直播这种新兴模式逐渐被大众认可。然而相对“愈演愈烈”的演唱会直播,较为“高冷”的音乐会领域仍难摆脱“傲娇”属性,无法轻易突破。昨日,“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音乐会”通过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独家线上播出,掀起音乐会直播狂潮。
1987年1月1日,CCTV第一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中国观众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启蒙。29年后,世界一流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牵手丝绸之路乐队举办直播音乐会,打通传统音乐演出“跨界”直播的新形式,让全球观众都能通过网络感受中国打造的音乐会盛宴。
据悉,在本场演出中,线上观众将同现场听众一起欣赏到多支马友友的拿手名曲,还包括丝绸之路乐团于今年初发行的新专辑当中的作品。有业内人士透露,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的现场音乐会向来一票难求,据悉早在演出前门票就基本售罄。
对于这种情况,免费直播无疑让更多未能到场的粉丝感到惊喜。乐迷张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是马友友的忠实听众,往年只要有机会就一定到现场欣赏,奈何今年抢票失败。提起音乐会直播,张先生激动地说:“这简直就是粉丝福利!”当记者进入马友友个人贴吧时,发现“坐等直播”的听众不在少数。
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近日,全球最大的数码制片厂之一Digital Domain宣布将于12月11日进行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音乐会360度现场直播。据了解,这场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瞩目的活动将在Digital Domain和YouTube旗下Nobel Peace Prize VR应用程式中免费播出。

涉足直播门槛高
尽管“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乐团音乐会”通过线上直播“圈粉”无数,但实际上,这远不是国家大剧院首次尝试音乐会直播形式。据悉,大剧院旗下古典音乐频道自2011年12月26日正式上线首日就曾现场直播启动音乐会,受到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五年来,频道每年都维持十几场演出的直播频次,迄今为止共为全国观众奉献约60场节目。
当提到直播场次的选择,古典音乐频道运营负责人侍莹莹表示,并非所有进入大剧院的演出都适合于直播形式,能否亮相线上平台,还需满足名家名团、经典曲目两项标准,“因为透过镜头分享给社会大众的内容,一定是最杰出、最适合普及传播的”。除此之外,演出方的版权许可也是进行直播必不可少的凭证。
从本质上讲,演唱会直播较为重视气氛感染,音乐会直播则更倾向视听享受,两种演出形式侧重不同,所需技术自然相异。对此,侍莹莹透露:“音乐会直播的专业水准、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直播音乐会所耗人力、物力都是非常高的。”
那么为何还要坚持直播免费?对此,侍莹莹提出:“从现阶段讲,我们的着眼点仍在扩大用户群体上,以艺术普及的思路进行音乐会直播,首要任务就是培育用户,让观众能够接受古典音乐,接受直播形式,而关于收费问题的讨论还为时尚早。”

未来发展道路漫长

近年来,网络直播势头火热,尽管音乐会相比其他演出受众较小,但随着市民欣赏水平的提高,聆听古典音乐也逐步成为常见的休闲方式。在此基础上,音乐会价格较高、音乐厅坐席较少成为阻碍其大众化发展的绊脚石,而通过直播这种形式,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带来的独特美感,特别是相对来说时间、金钱都更为有限的学生,直播能够让他们实时地欣赏到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
对于直播音乐会的未来发展,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表示:“从现阶段来讲,直播介入音乐会市场是一种新形式的探索,受众会越来越大,但毕竟音乐会属于‘阳春白雪’的表演类型,无法形成雅俗共赏的局面,因此若想完全符合大众审美,被观众普遍接受,直播音乐会的道路还很漫长。”
事实上,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的数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据了解,2015年13场线上音乐演出共收获近300万观看人数,而创造古典音乐频道直播纪录的2014年新年音乐会,两场演出集结了共100万人的收视。对此,侍莹莹提出:“从数据来看,用户人数不断增加;从业态来看,多家网络平台开始寻求合作;从市场来看,古典音乐受众呈增长态势。” 也正因此,从长远来说,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冷”音乐会也能适应直播这种形式,只是发展的过程较长。
相关推荐:
马友友带来歌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