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系列音乐会登陆北京

艾森巴赫这次当绿叶

中国文化报

8月10日至14日,《艾森巴赫大师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艾森巴赫与钢琴家齐蒙·巴托、打击乐家李飚、小提琴家朱丹合作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4场演出。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是当今乐坛德高望重的一流指挥家。他是乔治·塞尔和赫伯特·冯·卡拉扬两位指挥泰斗的弟子。从1981年成为瑞士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起,他辉煌的指挥生涯长达40年,与几乎所有世界顶级乐团都有过合作。 

这位年过七旬的国际乐坛重量级人物去年曾率领伦敦爱乐乐团来华,刮起了一阵“艾森巴赫旋风”。时隔一年,艾森巴赫再度来华,此次他将以指挥家、钢琴家、青年音乐导师等多重身份亮相中国,还将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深度合作,以飨中国“粉丝”。这是继去年与洛林·马泽尔“亲密接触”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再次迎来世界一流指挥大师的指导。 

调教年轻乐团经验丰富 

艾森巴赫是一位公认的青年乐团最佳导师。在训练青年乐团方面,艾森巴赫有着丰富的经验,能激发乐队的潜能并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现场发挥。在过去20年间,他始终保持着与年轻乐团的高密度合作。自1999年起,他便担任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音乐节艺术总监,且每年夏季都与由年轻音乐家组成的石荷州音乐节管弦乐团进行合作。 

此次艾森巴赫带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为观众带来的是《马勒第一交响曲》、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及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等经典曲目。 

作为圈内公认的马勒权威,艾森巴赫曾演奏过马勒的全部作品。艾森巴赫对马勒作品精准而独到的理解,使得他的马勒现场屡屡受到观众的追捧。艾森巴赫对于《马勒第一交响曲》更是颇有心得,2007年他曾经率领巴黎管弦乐团来华演奏此曲,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他本人的官方网站都以其指挥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8月14日压轴场的曲目是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及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去年1月份,艾森巴赫带领伦敦爱乐乐团已经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绎过德沃夏克的作品《狂欢节序曲》。这次演出,艾森巴赫驾轻就熟再次演绎,可见其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与意犹未尽。《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几乎已经成为德沃夏克的代名词,在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广为传唱的《思故乡》也是它的改编曲,极为相通的情感以及与中国音乐类似的五声调式使得它一直以来都能在中国听众中引起共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艾森巴赫历次来华,都会演奏中国作曲家作品。2004年他指挥巴黎管弦乐团演绎了中国作曲家盛宗亮的作品,2008年他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黄河》协奏曲,而此次他将与中国打击乐演奏家李飚共同为观众献上作曲家郭文景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 

首次以钢琴家身份来华 

8月13日,艾森巴赫将以钢琴家身份与小提琴家朱丹联袂演绎莫扎特、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这是艾森巴赫首次以钢琴家身份在中国舞台亮相。 

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艾森巴赫便少以钢琴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事实上,艾森巴赫最早就是以钢琴家的身份步入乐坛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赢得了许多重要国际钢琴比赛的金奖,还在DG唱片公司出版了演奏莫扎特作品的钢琴专辑。随着他指挥事业的蒸蒸日上,人们甚至已经渐渐淡忘了他昔日作为杰出钢琴家的身份。 

提携后学,甘当绿叶 

此次《艾森巴赫大师系列音乐会》演出的艺术家安排也同样体现了艾森巴赫对于杰出青年艺术家的提携与厚爱。虽然艾森巴赫早已被世人仰望,但他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年轻人的关注与提携。当红小提琴家茱莉亚·费舍尔、一代歌剧女皇弗莱明、中国钢琴家郎朗,都是艾森巴赫一手提拔的爱徒。 

经他呵护多年的美国钢琴家齐蒙·巴托这一次也随艾森巴赫首次在京举办独奏音乐会。8月10日他率先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为其恩师“暖场”,演奏包括李斯特的《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在内的多首钢琴作品。 

艾森巴赫还将和中国小提琴家朱丹携手演奏室内乐。朱丹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誉为“迅速崛起于当今国际乐坛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其演奏音色纯净,感情细腻,是中国年轻一代小提琴家中的佼佼者。在这场音乐会上,他们将一起演绎莫扎特的最后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贝多芬第一和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甜美音乐陪伴听众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