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佳)已经举办过两届的“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在旋律与人声的完美交融中为北京观众带来了合唱艺术的无穷魅力。两年来,俄罗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合唱团、美国卡第诺合唱团、英国无伴奏人声VOCES8合唱团、中国台北爱乐合唱团等世界著名合唱团纷纷登台。8月2日至8月13日,国家大剧院将邀请来中外六支合唱团,打造第三届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再度为北京观众奉献合唱艺术的盛宴。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在评价八月合唱节时说:“国内合唱界的普及工作一直以来都开展得不错,一些非职业合唱团的水平提高之快也是空前的,但大家在视野上还不够开阔,对国际合唱界的发展水平,以及作品的选择、风格的把握、声音的运用等方面知道的并不多。大剧院‘八月合唱节’可以开阔群众的视野,让大家知道国际上高水平的合唱团是什么样子,为国内合唱爱好者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据介绍,第三届八月合唱节从8月2日开始,将为北京观众带来来自中外不同国家的六台合唱音乐会。首先登台的是斯诺文尼亚东姆席克合唱团,这是一支负有盛名的合唱团,曾经两度赢得过世界合唱界的最高荣誉——欧洲合唱大奖赛总冠军。他们在国际合唱节声誉极高,今年同时受到了台北国际合唱节的邀请前去演出。此次他们将带来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会,《绿色草原》、《牧歌》、《宽广的提萨河》等曲目将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阿尔卑斯风情,领略东欧合唱艺术的迷人气质。
随后登台的是奥地利威尔顿童声合唱团,该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十三世纪中期的威尔顿修道院的学校里就有威尔顿童声合唱团的身影。他们会用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加上清澈的声音感动观众,他们将于上下半场分别演唱德奥古典作品与奥地利民谣,这些都是他们的保留曲目,展示出纯正的、原汁原味的奥地利音乐。同时他们还会带来具有奥地利民族特色的乐器,包括阿尔卑斯山大喇叭、奥地利古筝、奥地利木笛等,会让观众们感受到一种古老厚重的历史情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唱团还将演唱迈克尔·杰克逊的《拯救世界》,童声演绎“流行音乐之王”的歌会是何种体验将是值得期待的看点。
曾经在二十五届贝尔格莱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做过精彩演出的深圳百合少年合唱团也将参加今年合唱节的演出。作为一支少年混声合唱团,在首任指挥、我国著名合唱专家王希珍的带领下,他们以丰富动人、感染力强的声音特点及千变万化的表演实力饱受赞誉,在国内外合唱赛事中屡获大奖。演出中他们将演唱《南泥湾》、《水母鸡》、《放风筝》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
随后,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将上演一场名为“伏尔加之声”的合唱音乐会。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是我国国家级专业音乐表演团体,国际音乐界曾评论:“他们无论在合唱技巧、还是发声训练上,毫不逊色于来自世界的任何一支合唱队伍,而且音色之美更令人赞叹。”演出中他们演唱的将全部是俄罗斯民歌,包括《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纺织姑娘》等。
此外,中央民族乐团合唱团也将首次参与八月合唱节的演出。该团在继承中国古典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不断努力创造和发展当代新的民族音乐演唱艺术。此次的演出,他们带来的曲目包括《陇头吟》、《牡丹亭·游园》、《行行重行行》和《满江红》四个重头的合唱作品。
作为闭幕音乐会,著名指挥家李心草将带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压轴演出,上演一场“奇妙的和谐”合唱音乐会。成立一年多以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参演了多部大剧院自制歌剧,包括《图兰朵》、《茶花女》、《托斯卡》、《卡门》、《爱之甘醇》等,历经马泽尔、陈佐湟、吕嘉、张国勇等著名指挥家的调教。此次,他们也将带来《托斯卡》、《爱之甘醇》中的精彩合唱。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他们还将陆续参与大剧院全新自制歌剧的演出,其中包括《弄臣》、《乡村骑士》等,他们也将在这一场音乐会中提前为观众演唱其中的精彩选段。此外,音乐会中他们也将特别献唱《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五乐章,让观众们同时领略交响合唱与歌剧合唱的恢宏与震撼。
指挥家李心草解读如何欣赏合唱:和谐、好听、统一、表现力
即将指挥此次合唱节闭幕演出的指挥家李心草,在谈及合唱的魅力时称:“合唱艺术是一门老少皆宜,但同时专业性特别强的音乐艺术。谁都可以唱,从群众歌咏一直到专业合唱,可以说非常的广泛。尤其是最近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参与到合唱中来。”
在谈到如何欣赏合唱的时候,李心草说:“合唱是一种用人声来塑造的音乐,我觉得这是非常打动人的。合唱讲究两个字——‘和谐’。如果不和谐,合唱是一定唱不好的,也不好听。在合唱中,音准、节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声部的合作都要求和谐。当然,对于一名普通观众来说,好听是最简单的判定标准。其次就是可以选择一种你自己最喜欢的合唱形式,比如此次八月合唱节中,不同的合唱团将会分别展示古典合唱作品、民歌改编作品、歌剧合唱作品、交响合唱片段等。最后,合唱讲求统一,那么在统一的前提下,合唱的表现力就受到了限制,但同时这也是一种挑战。观众也可以从这一方面去听,看一个合唱团怎样在完成一个合唱作品的时候,同时充满了表现力,这就是好的演出。”
至于今年合唱节突出的民族特色,李心草表示:“比如在东欧、在非洲,还有咱们国内的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将民歌作品改编成合唱的形式,但依然保有非常原生态的声音和节奏,这是非常动人的,也是平日里很难听到的。观众们走进音乐厅,听到的每一场演出都是具有特色的,有独特感染力的,这些都将是合唱艺术带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