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洋)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将于明天至7月17日举行。今天18时,来自20多个国家的70多位芭蕾表演和编舞高手,将用传统的抽签方式决定自己登台比赛的顺序。在接下来的10天里,“紧张”也许是选手们共同的感受;“兴奋”则将是中国舞蹈界的共鸣。两大论坛、3场公众主题教育活动、4场中外明星云集的开闭幕式晚会、6场大师班活动和9场赛事,将使得这场国际级别的舞蹈比赛,更像是一堂内容丰富的现场芭蕾课,令人大开眼界。
80后大腕儿当评委
前天下午(7月4日),年仅24岁的廉姆·斯加雷特第一个来到评委组报道。他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国际著名的编舞家,也是大赛最年轻的评委。这张年轻的脸上没有旅途的疲惫,只有期待。“大赛中往往会遇到很有潜力的选手,或者纯粹的天才,只需稍加点拨,就能帮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很期待有这样的惊喜。”斯加雷特说。
评委人选往往反映了一项赛事的水平和档次。让这么年轻的人当评委,其实是组委会有意为之的决定。大赛组委会副主席、艺委会主席赵汝蘅说:“很多国际舞蹈比赛中,评委多局限于一些熟悉且年龄较大的面孔,这势必形成一种局限。我们希望走出这个圈子,找一些年轻、有理想、有激情的艺术家。”
符合这个人选标准的,还有此次大赛古典芭蕾部分的评委塔玛拉·罗霍。她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大明星。她跳古典芭蕾时可以轻松连转55圈挥鞭转,而她来京上演过的戏剧芭蕾《曼侬》和现代芭蕾《色饱和度》也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登峰造极”。另外,来自其他国家的12位评委,也个个身怀绝技。
不谈生意,只谈艺术
“国际上很多芭蕾比赛都已经很商业化了,评委兜儿里揣着聘用合同,比赛一结束就找到选手说‘你来我这儿吧’。但我们不能有太过浓重的商业气息。”赵汝蘅强调,为了让更多观众能现场观摩比赛,此次大赛所有赛事演出票价均在50元至200元之间。
除了比赛,开闭幕式演出将成为中外舞者交流的平台。
7日的古典芭蕾比赛开幕式和12日的编舞比赛开幕式,分别展示中国民族舞和现代舞经典作品。
7月16日、17日的颁奖典礼和闭幕式,则变成了一场国际舞蹈盛会。美国芭蕾舞剧院的明星安吉尔·科雷亚将第三次来京,献上作品《时光定格》。旧金山芭蕾舞团的中国首席舞者谭元元将演出《茶花女》片段。著名钢琴家李云迪也将加盟演出。
同时,组委会还将开展大师课。授课老师都是组委会从各国远道请来的芭蕾教育专家,大师课除了接待专业舞者,还将设置旁听席位,为编舞、教师等提供学习机会。
办国际大赛正逢其时
“是时候举办一次国际芭蕾舞大赛了。”赵汝蘅感慨万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舞者走向国际芭蕾舞大赛的赛场,其演出水平逐渐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为今天举办此次比赛奠定了基础。作为此次大赛评委之一的舞蹈家肖苏华做了一个统计,以世界最大的芭蕾比赛——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为例,1986年中国首次参赛至今已取得25项金银铜奖,超过了俄罗斯和法国,中国芭蕾已立于世界芭蕾的前列。
2007年底,国家大剧院开业。三年来,正是大剧院请来世界各个流派的优秀舞者登台,让他们对于北京的艺术舞台有了亲近感,愿意把自己的才华展现给中国观众。也许,正如组委会名誉成员、著名舞评人欧建平所说,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已经拥有举办这样赛事的实力,而这样的艺术盛事,才能真正体现出北京的国际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