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如期而至 巨星云集15场全是精品

北京娱乐信报


曹秀美 


“小提琴女神”穆特 

(记者 张学军 刘珲)从5月2日到20日,一年一度的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如期而至。在本届五月音乐节的19天中,8个各有所长的室内乐团、17位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尖演奏家,共计15场精品室内乐音乐会将集群式精彩呈现。 

相比前两届五月音乐节,今年国家大剧院增加了演出场次,并且力邀诸多国际顶尖大师加盟,在每场音乐会的策划和演出阵容构成上也都有着不小的提升。尤其在节目的安排上更加突出了室内乐的精华,深化了艺术性的同时让演出更具“璀璨星光”。 

同时,今年的五月音乐节还延续了“乐器门类齐全”的特点,从小提琴到管风琴,从弦乐到管乐,五月音乐节将古典音乐以“混搭达人”的全新面貌呈现于观众面前,真正体现“一加一大于二”这一室内乐特质。 

关联词1·顶级 

每年的五月音乐节观众都会见到诸多国际顶级乐团,今年参演的8支室内乐团不仅数量较往年有所提升,更是堪称“全明星”团队。李斯特室内乐团是世界上惟一以李斯特命名的乐团;西班牙利塞奥大剧院则是与皇家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一流歌剧院比肩的歌剧圣殿,曾被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喻为“灵魂栖息的地方”;德国铜管乐团可谓是铜管乐界的一个“神话”,十个大男生、30支涵盖小号、长号、圆号、大号的德国铜管乐团,吹奏的音色有如黄金一般温润的特质让世界惊艳,堪称“世界第一铜管乐团”;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则是本届音乐节中的惟一一支古乐团,将让观众有机会真正听到巴洛克时期的乐声,看到巴洛克时期乐器的模样。此外,还有名冠全球的莱比锡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的代表——法国流浪者三重奏等。 

司汤达巧解室内乐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在所有室内乐重奏中,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重奏形式。德国古典作曲家海顿是这一体裁最早的杰出大师。他一生中共写了83部弦乐四重奏和数十部其他形式的重奏曲。海顿的朋友、文学家司汤达曾把海顿早期的弦乐四重奏形象而生动地比喻为四个人的谈话:“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健谈的中年人;第二小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朋友,他很少表白自己,只支持别人的意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大提琴是一位庄重的人,有学问而好讲道理,他中肯的论断支持第一小提琴的意见;至于中提琴,则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饶舌的妇人,她丝毫讲不出重要的意见,但是却经常插嘴。” 

耳朵里的“巴洛克” 

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在除北欧和中欧的其他地区,它逐渐衰落。巴洛克建筑风格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极富有想象力,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关联词2·混搭 

综观15台音乐会,不仅覆盖了室内乐所能展现的各种乐器和演出形式,还让室内乐玩出了各式花样:多种乐器的混搭、前所未有的组合形式将让观众大开眼界。5月8日,李飚和他的打击乐伙伴将与欧洲的双钢琴“姐妹花”搭档,让钢琴与打击乐“握手言欢”;5月17日,大提琴家朱亦兵与美国管风琴家德阿古斯蒂诺将带来一场十分有趣的“大与小”的对话。管风琴与大提琴的合作即使在国外也是比较少见的,在国内几乎为零。 

混搭英文原词为Mix and Match,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个人化的风格。 

性感管风琴成了爱神 

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的发展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拥有很多“乐器之最”,最庞大、最昂贵、最复杂、音域最广……因而也被誉为“乐器皇帝”。因演奏之难,所以专业的管风琴音乐家越来越少,而去年参加五月音乐节的柯林·安德鲁斯与珍妮·费舍尔这对夫妻却成了管风琴“神雕侠侣”。 

当年,英国帅小伙安德鲁斯在美国访问时,预约了当地大学的琴房练琴,等他按时间到达时发现已被占用。他心中十分不快,正想上前争执一番,却发现那人演奏得相当好,再看清楚是位大美女时,他的气全消了。那个美丽的姑娘就是珍妮·费舍尔。二人感情逐步增进,后来在英格兰约定终身。

关联词3·美女 

小提琴家穆特、吉他演奏家杨雪霏、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这三位在各自领域堪称顶尖的美女音乐家的亮相,成为本届五月音乐节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在本届音乐节的开幕演出中,穆特以一袭鹅黄色的露肩晚礼服亮相,而技巧高超、电光火石般的演奏更与其靓丽时尚的外表非常契合,“女神”的魅力让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久久不肯散去。5月14日,曹秀美将与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同台献艺。 

穆特上过“黑名单” 

安妮-索菲·穆特素有“小提琴女神”的美誉,这是因为她除了在演奏方面的出色表现之外,还是古典音乐时尚的领军人物。穆特职业演奏家的生涯起始于1977年,连续两年与卡拉扬合作后,这位被卡拉扬称为“自梅纽因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在全世界的各大音乐厅取得了巨大胜利。 

穆特酷爱各类运动,喜欢烹饪,有次切西红柿时差点把手指都切掉。她对于服饰的设计、搭配也很有研究,特别是她习惯身穿无肩带的晚礼服演奏,更凸显了她优雅的气质。 

穆特拥有完美无瑕的琴艺和国色天香般的美貌,这自然使与她合作的指挥家们对她宠爱有加,惟独有这样一次例外。那是她与指挥家中的“怪杰”切利比达克的合作。排练中,切利比达克与他指挥的慕尼黑爱乐乐团以其一贯的缓慢节奏演奏,拒绝迁就穆特的速度(众所周知,切氏与卡拉扬是一对“死对头”,而穆特又是卡拉扬一手提携的)。经过多次排练,仍无济于事,于是穆特对着这个倔老头大胆说出了“不”字,毅然离开慕尼黑,那场音乐会被迫取消。这之后,她的名字自然被写上了切氏那份“黑名单”(名单上都是他永远不愿再合作的音乐家)。 

曹秀美与卡拉扬 

在歌剧领域,韩国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的名字与“小提琴女神”穆特一样光芒四射。更加巧合的是,曹秀美与穆特一样,都与指挥大师卡拉扬有着不解之缘。早在80年代,曹秀美就已经被卡拉扬发现,大师在听了曹秀美的试唱后评价,“这是上帝赐予的声音”。《假面舞会》是曹秀美和卡拉扬的第一次合作,也是最后一次,但就是这仅有的一次合作,便让曹秀美一炮走红、备受推崇。曹秀美一直记得卡拉扬的知遇之恩,以至于1989年她在萨尔兹堡音乐节演出前得知了卡拉扬去世的消息而难过得无法登台,在指挥大师索尔蒂与男高音多明戈的共同劝慰下,她才强忍悲痛走上舞台。 

关联词4·名曲 

本次五月音乐节中,除了名家名团的号召力外,最吸引人的还有无数动人的乐曲。巴赫的《F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既有钢琴演奏版,也有由打击乐和钢琴合作呈现的全新版本;5月11日,德国铜管乐团将带来他们改编和创作的数首名曲,既有巴洛克时代的亨德尔和巴赫的名曲,也有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和威尔第的改编名曲。此外,旅加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叶曲凌将在小剧场挑战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5月14日,曹秀美与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将带来一系列平时罕见的古乐曲目,当天曹秀美将挑战5首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咏叹调,包括亨德尔的《阿尔辛那》、维瓦尔第的《格里塞尔达》等高难度作品。 

300年出了52位“巴赫” 

“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巴赫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率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 

巴赫生有20个子女,有10位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第11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这个家族从16世纪中叶就开始出现音乐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300多年中共出现了52位音乐家。 

被拒门外的威尔第 

居塞比·威尔第是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被誉为歌剧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阿依达》、《奥赛罗》等27部歌剧,其中一些已被列入世界著名歌剧之列。 

威尔第于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隆高勒,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杂货商。小时候,父亲打发他到附近布塞托一个鞋匠家去住,他在那里学习管风琴,后来曾投考米兰音乐院,却遭到拒绝,原因是他的岁数太大(超过了14岁)。后又从师他人,一步步谱写出优秀的歌剧,最终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 

关联词5·金牌 

在5月18日至20日音乐节的最后三天,吕思清、黄滨、黄蒙拉、宁峰等4位先后在国际最重要的小提琴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金牌的中国小提琴家,将先后演奏帕格尼尼全套24首随想曲。这无疑是近年来北京含金量最高的“音乐擂台”,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尚属首次。 

“魔鬼”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是以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始创于1954年。 

尼科罗·帕格尼尼,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父亲是小商人,3岁时就开始教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技巧,童年的他在音乐方面表现出绝非寻常的才能。成名的帕格尼尼被称为“魔鬼”,他的琴声有股魔力,开拓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无论到哪里演出都大获成功,收入颇丰。但脱掉音乐的盛装,帕格尼尼一度挥金如土,赌博成性,与妓女鬼混。背上了桎梏一样的债务,他把才气和傲骨输了个精光。当他堕落到穷困潦倒的时候,一个善良的贵妇人挽救了他,经过三年身心的精心调养,帕格尼尼复活再生。在帕格尼尼的最后10多年,深受疾病的折磨,眼疾、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成了哑巴。1840年5月27日,伟大的音乐家与世长辞,时年58岁,帕格尼尼死后36年,他期望有个简单的教会葬礼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关联词6·重磅 

5月20日,五月音乐节的最后一夜,“午夜玫瑰”这一大剧院传统经典节目将再次上演,世界上惟一能够冠以“国家”名号的法国国家爵士乐团将第一次到访中国。这次,他们带来的作品叫做《Shut up and dance》。此外,从午夜12点开始,1800人的冷餐宴会将拉开帷幕。席间,乐团的五位音乐家将走入人群现场演奏。届时,音乐厅与爵士乐、即兴演奏与美酒佳肴这一大剧院一年一度的个性化混搭将被推向时尚与热情的极致。 

首张爵士唱片没火 

爵士乐(Jazz),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由民歌发展而来。爵士乐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或者是演唱,乐曲风格极其耀眼,节奏一般以鲜明、强烈为主,从根源布鲁斯、拉格泰姆(Ragtime),经过新奥尔良爵士乐到Dixieland爵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电子爵士等。 

“Creo1e爵士乐团”于1923年开始灌制唱片,虽然这不是第一支灌制唱片的新奥尔良黑人乐团,但却是最好的。在此两年前,“阳光管弦乐团”成为第一个灌制爵士乐唱片的乐团,但是他们是在一家不起眼的加利福尼亚公司灌制的,该公司不久破产,他们的唱片因此很少被人听到。  

感化院走出爵士大腕 

说到爵士乐不得不提“爵士乐之王”、“灵魂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出身新奥尔良贫民区,从小就有张大嘴,同伴们常用夸张的绰号来取笑他,如“阔嘴”、“书包嘴”等。1912年,他因“非法持有枪支”被送进少年感化院——“流浪儿之家”,在那里,他发现墙角有一把小号,那时他连最起码的音乐知识也没有。同室的小伙伴成了他的小号启蒙老师。很快,他的进步超过了小老师,小老师不甘落后,每天都更加勤奋地练习,阿姆斯特朗则越来越没有机会吹奏短号,于是,他利用小老师午休时间练习,不吹出声,只练习指法。等他走出感化院时,已经是—位出色的小号手了。之后,阿姆斯特朗成为一位横跨爵士和流行、歌手兼乐手的响当当的爵士大腕。 

音乐节遍地开花 

音乐节一词源于拉丁语 Festivus,意为“欢乐”,英语的 Festival意指:—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聚合。音乐节发展到如今,已经培养出许多著名音乐节。 

萨尔茨堡音乐节,创立于1920年,可以说是全世界水准最高、最负盛名的音乐节,当初是专为演奏莫札特作品而设立的音乐节庆,此后,一系列著名的指挥家担任音乐节的指挥,例如卡拉扬曾亲自领导与指挥音乐节长达30多年,使得萨尔斯堡音乐节名气扶摇直上,每年7月底至9月初举办音乐节。  

奥尔德堡音乐节,1948年以来每年在英国萨福克郡奥尔德堡举行。其活动主要是介绍本杰明·布里顿和他周围的一些音乐家的作品。 

贝多芬国际音乐节,创立于1845年,是欧洲最古老、规模最大,也是国际上最为重要的音乐节之一。每年秋季的波恩国际贝多芬音乐节,是为了纪念1770年在这里出生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而举办的。 

拜鲁伊特音乐节,1876年由德国作曲家R.瓦格纳创立。该音乐节只上演瓦格纳中、晚期的作品,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节之一。  

琉森音乐节,原名卢塞恩音乐节,“琉森”取其“翠绿的森林”之意,该音乐节由指挥巨匠托斯卡尼尼创立,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欧洲主要的音乐节之一,举办地位于瑞士中部城市卢塞恩。2009年,瑞士琉森音乐节首度移师中国,在国家大剧院接连呈现6场精彩音乐会。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于1998年,是国际著名的音乐节之一,每年的秋季在北京举办。音乐节包括交响乐音乐会、歌剧、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经典爵士乐音乐会、歌舞剧、演唱会等多种世界水平的艺术演出活动,是具有国际性的音乐盛事。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全称“Woodstock Rock Festival”,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而且这也是历来少见铜臭味儿的一次音乐节,标榜“音乐与艺术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