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澄)即将于5月12日首演的大剧院版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昨天,舞台布景已经陆续被安置在歌剧院的舞台上;而另一边,在地下三层的排练厅,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也第一次向京城媒体开放了第二幕的第一次连排。半个小时的二幕下来,记者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才发现原来这段戏的紧张度竟然令人窒息。
导演第三次“抖家底”
强卡洛每一次出现在记者面前都要秀一秀他的中文,每一次都有进步。开始连排之前,先抱拳对记者用中文说“大家好!”“欢迎你们来看!”认出熟识的记者还要亲热地拍拍肩膀,问候一下。强卡洛问记者:“你们看过我的舞台设计图吗?”不等回答,就招呼记者们一起走到表演区的板墙前,一张一张图开始讲解。他又一次强调,因为由第二幕转向第三幕是由布景的转换形成的,因此,这个版本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二幕和三幕之间没有幕间休息的。而第三幕结束时的托斯卡之死,从来都是各家版本的亮点所在,大多不会事先告诉观众。而强卡洛所有的三次媒体见面,都无一例外透露了玄机,“托斯卡一定是面对着观众飞身跃下天使城堡香消玉殒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版本都是向后台跳,但我不想把托斯卡的屁股对着观众,太难看!但跳下来的并不是歌唱演员,托斯卡在走向天使雕像背后之前,先用黑纱遮住了脸,经过天使像的翅膀背后时,那里有一个门,里面藏着一位穿着托斯卡服装的功夫演员,由她来完成最后的一跳,但观众是不会看出其中玄机的。”
“坏蛋”戏份全在细节
第二幕是《托斯卡》这部歌剧的核心,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讲述的是男主角画家卡瓦拉多西被抓进警察局受审,警察局长斯卡尔皮亚利用托斯卡的嫉妒心和营救爱人心切,守株待兔等候其上钩,在用阴谋逼迫托斯卡屈从时,被托斯卡刺杀而死。这几乎就是一出用音乐描述的心理戏,强卡洛为斯卡尔皮亚设计了非常复杂的表演细节,不仅在表情上一改以往版本中单纯凶狠阴险的面孔,又增加了好色、神经质的层面。记者问及斯卡尔皮亚手中那串十字架项链被不停把玩的意义,强卡洛解释说,斯卡尔皮亚是一个一天到晚都会向上帝祈祷但又不停地做坏事儿的大坏蛋,直到被刺致死前还不忘记抓起桌子上的十字架抱在怀里。饰演斯卡尔皮亚的马斯特罗马里诺有非常精彩的表演功力,他与托斯卡的对手戏堪称是惊心动魄,强卡洛用中文告诉记者“他就是个神经病”。而饰演托斯卡的德国女高音卡尔波内也在最精彩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中开口唱了大半,其抒情的音色和富于性格的声音表情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