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北京比拼芭蕾,特设编舞环节

中国文化报

(作者 黑莓)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自去年10月29日正式启动报名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舞蹈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比赛初审工作已经结束,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75名选手入选。4月21日,国家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初赛结果。

自公布举办“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消息以来,大赛组委会5个月内共收到100余位选手的报名资料。这些选手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既有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等“芭蕾大国”,也不乏捷克、以色列、土耳其、拉脱维亚、亚美尼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共和国等相对“冷门”的国家,当然也包括了相当数量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选手。

大赛艺委会主席赵汝蘅表示:“我们本届比赛的宗旨就是要挖掘舞蹈界的新人,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赵汝蘅还强调,本届比赛中的编舞比赛部分也是她特别看重的,“很多成熟的国际大赛都没有设立编舞部分,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生的比赛,却在第一届就设立了编舞比赛,这是我所坚持的,也是当今舞蹈界所迫切需要的。”

根据比赛章程,本届大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赛,以评委观看选手寄送的DVD的形式进行评审;第二阶段为现场比赛,入选选手将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进行3轮筛选,评出最后的各个奖项。

4月10日、11日,本届芭蕾比赛如期进行了初赛的评审。6位特邀评委进行了封闭式的评审,其中芭蕾组初审评委由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校长林洋、中央芭蕾舞团原主要演员李颜担任;编舞组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肖苏华担任顾问,由广东现代舞团创始人杨美琦、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中心主任张守和担任评委。这些曾在国际各大舞蹈比赛中担任过评委、指导老师的艺术家们,本着认真、专业、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选手寄送的视频资料进行了严格评审,评审从上午9点一直进行到晚上8点多才结束,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选手,评委们更是反复观看参赛视频进行讨论,以求做出最公平、公正的评判。

经过两天紧张的评审,芭蕾和编舞两部分比赛共有75位选手入选,这其中还包含了因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而直接晋级的选手。

据悉,将于7月7日至17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决赛,目前已经确定由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组委会主席多丽丝·莱恩担任芭蕾组评委会主席,由林怀民担任编舞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届时他们将带领1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共同完成对各位选手的评审。

据悉,本届比赛的开闭幕式和决赛的10场比赛将全部开放售票。其中,开闭幕式还将邀请国际舞蹈明星登台献艺。同时,本届大赛也为参赛者提供了培训机会,分别从意大利、德国和瑞士邀请了古典芭蕾、现代舞和钢琴老师,在赛前为选手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