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音乐“大咖”昨晚上演音乐大片

科隆爱乐首登大剧院,开启“理查·施特劳斯年”系列演出

北京日报


  马库斯·史坦兹与萨宾·梅耶合作,带给北京观众一场别具魅力的音乐体验 甘源/摄

(记者 李红艳)

张麻子:这是穆扎的曲子。他们叫穆扎,咱们这里叫莫扎特。
  六子:你还能听出是穆扎来?
  张麻子:有时候能。
  六子:什么时候?
  张麻子:唱片上写着他名字的时候。

这是影片《让子弹飞》里姜文饰演的张麻子与六子的一段经典对话。姜文将黑胶唱片放进唱机,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悠扬的乐曲响起……

昨晚,这首作品从电影银幕中走出,降临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联手指挥马库斯·史坦兹、科隆爱乐乐团,吹响这段“人类音乐史上最美的旋律”。

这首编号K622的作品,是莫扎特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首单簧管协奏曲。这首曲子在他去世前两个月完成,与其《安魂曲》一起,成为他生命最后时期的绝唱。昨晚,这部作品在萨宾·梅耶的诠释中大放异彩,其多年打磨的严谨纯熟的技巧,也让这件乐器展现出极为迷人的音色魅力。单簧管是木管乐器里音域最宽的,也是木管乐器里唯一能吹出从极弱到极强的乐器,而单簧管吐音的难关在萨宾·梅耶面前均化为“浮云”,快速且变化频繁的音阶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观众中,不少人都是“追星族”。要知道,萨宾·梅耶堪称单簧管演奏领域的“No.1”。她是首位进驻柏林爱乐的女性乐师、全球炙手可热的单簧管“皇后”、20世纪百位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数不清的光环让这位单簧管演奏大师成为乐迷心中的“传奇”。虽说科隆爱乐是首度来访国家大剧院,不过萨宾·梅耶却是这里的常客。因此,大剧院的工作人员甚至了解她的小癖好,比如在练习时不爱穿鞋子,用她的话说,“喜欢接地气,那种感觉很真实,很棒。”不过,她在正式演出中还是穿着鞋子的。

萨宾·梅耶是大腕,科隆爱乐也是“大咖”。这支拥有近600年历史的老牌乐团,是货真价实的业界“大咖”。作为德国最具声望的交响乐团之一,勃拉姆斯《双协奏曲》、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的恶作剧》、《堂吉诃德》,以及马勒《第五交响曲》的世界首演,全都由其一手包办。

口说无凭,乐团在下半场更加大显身手,带来了一部描绘自然的超级“大片”——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指挥台上,马库斯·史坦兹变身导演,用指挥棒执导出一部超级精彩的风光大片,各个声部也成为了影片中的主角,各有角色分配——低音弦乐奏出登山主题,铜管乐化身阿尔卑斯山号角,木管奏出鸟儿的鸣唱,定音鼓奏出令人恐惧的滚滚雷声……在音乐的世界中,阿尔卑斯山的风光逐渐清晰起来。

昨晚的演出还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殊意义——《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大剧院特别策划的“纪念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50周年”系列音乐会的开幕之作。这也是继“马勒年”、“肖邦年”、“李斯特年”之后,大剧院又一为纪念作曲大师所打造的系列音乐会。一直到今年年底,圣切契利亚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等国外名团,以及国交、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国内劲旅,还将陆续带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死与净化》、《英雄的生涯》等理查·施特劳斯巨制,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巨匠致敬。

相关新闻:布达佩斯节日乐团 下月再登大剧院

位列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将在音乐总监、指挥大师伊万·费舍尔带领下,于3月9日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携手国际乐坛当红小提琴演奏家雷诺·卡普松,为观众带来鲍罗丁、格拉祖诺夫以及贝多芬的经典作品。

布达佩斯节日乐团2008年跻身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评选的世界十大乐团,成为唯一晋级前十的东欧乐团,这支在当时只有20余年建团史的年轻乐团,与诸多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乐团共列其中,成为世界交响乐史上的奇迹。2010年,该乐团首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乐团的名不虚传。

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音乐总监伊万·费舍尔。费舍尔在而立之年创立了这支乐团,30年来,他与乐团一直相守,双方的默契令很多世界名团也难望其项背。同时,费舍尔凭借风格鲜明的指挥,对乐队出色的掌控以及常能为作品注入新鲜的活力,也让他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各大顶尖乐团竞相邀请的座上贵宾。

在此次音乐会上,乐团首先将掀起俄罗斯音乐狂潮。俄国作曲家鲍罗丁歌剧《伊戈尔王》中充满东方民族艳丽色彩的“波罗维茨舞曲”,将率先被乐团奏响。接下来,乐团将携手雷诺·卡普松,为观众带来俄国作曲家格拉祖诺夫著名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雷诺·卡普松被英国媒体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1976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城市尚贝里。在演奏了两部俄罗斯作品之后,乐团还将带来贝多芬《第七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