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伦兵)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宓多里曾经两次来到北京,第一次是1996年维也纳爱乐乐团在祖宾·梅塔指挥下与她合作在世纪剧院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2009年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宓多里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绎了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今晚在国家大剧院,宓多里将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在谭利华的指挥下演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昨天中午在排练间隙,宓多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次来到北京,每次与不同的乐团合作,都有着不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体验。”
5月30日上午与北京交响乐团排练,给了宓多里又一次与不同乐团和不同指挥家合作的体验,她告诉记者:“北京交响乐团是一支优秀的乐团,他们对音乐都很敏感,对很多细节都有高度的警觉,我与谭指挥也是第一次合作,但感觉很到位。”而谭利华这样评价宓多里:“我觉得她对音乐很认真,在排练前她主动要求与我单独探讨音乐的处理,她的演奏不仅细腻,而且有气势,既有功底又很有修养,这是作为一个女演奏家演奏贝多芬作品难能可贵的。”
宓多里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她自己的名字原来中文译名为“美岛莉”,而2009年特地改为“宓多里”,她说:“‘宓’字在中文中有一种神秘的美感,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宓多里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前天来到北京后就去了湖广会馆观看京剧表演,又在街上品尝中国小吃。她说:“我的母亲和弟弟也很迷恋中国文化,他们特地还学习了中文。”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行程中,宓多里在演出之余又参与了指挥家曹鹏创办的音乐中心为智障孩子举办的培训项目,宓多里说:“与这些孩子一起演奏非常美妙,看到他们能够演奏钢琴、小提琴和小号等乐器,我想他们的老师很不容易,而我跟他们在一起演奏音乐,你完全可以跨越智障与非智障的界限,与孩子们的互动是过去学习中和读书中得不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