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学军)国家大剧院版威尔第歌剧《纳布科》经过了连续五场精彩的上演,在一边倒的赞美声中完美收官。特别是多明戈上演了两场几乎没有瑕疵的表演,被赞为“舞台上帝”。著名导演张艺谋、话剧导演田沁鑫等名人也到场欣赏。还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过生日老公送的礼物就是去看《纳布科》。本报推出“MADE IN 大剧院”系列中的“口碑墙”专栏,遍览各方到底如何评价《纳布科》。
口碑墙
“肉嗓”迷死人不偿命
北京晨报记者李澄:“那天晚上,多明戈就是大剧院舞台上的‘上帝’,他是真正的‘戏剧表演歌唱家’,他主宰着整个戏剧的进程起伏,主宰着每一位观众的内心,让所有的人为这个角色而着迷进而疯狂……他的角色塑造和声音表现甚至超过了历史上所有的‘男中音’。”(5月20日的媒体场彩排,正式演出看了3场,座位:分布在1层池座和2层楼座)
北京青年报记者伦兵:“多明戈的歌声中,你能清晰地听到纳布科内心的情感,……即使完全不熟悉这部歌剧的观众也能从中领略纳布科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著名歌唱家的风采。”(5月22日的首场,座位:池座6排30号)
话剧导演田沁鑫:“73岁的歌剧之王,把我震撼!多少年没看这么大的角了!他的通透,调动身体的能力,情感表达的感性。没什么语言可以形容我的感慨,致敬大师!”(5月22日首场,座位:池座6排)
乐评人陈志音:“多明戈就是多明戈,那条‘肉嗓’迷死人不偿命!什么叫大师?这就是大师!一招一式举手投足,73岁的他在舞台上翻滚跌扑,绝不撒狗血,所有尺度分寸无不恰如其分。”(5月20日彩排场和22日首场,座位:池座8排)
李晓良唱出“土巴”音色
乐评人周黎明:“《纳布科》还有一大惊喜,那便是旅德男低音歌唱家李晓良首次在国内歌剧舞台亮相,那声音和气场,全然是巨星风范。孙秀苇和杨光均非常出彩。”(5月22日首场,座位:1层楼座8排)
乐评人陈志音:“在大师光环辉映下,孙秀苇、李晓良、金郑健、杨光等中国歌唱家群星捧月光彩夺目。特别是男低音李晓良的歌喉具有交响乐队铜管组‘土巴’金属般的音色与质感,粗壮而洪亮,雄健宽厚、通透密实,极富穿透力和震慑力。” (5月22日首场,1层楼座8排)
合唱声音抱团浑然天成
“old比尔”:“真没有想到能在国内看到这样完美的歌剧正戏,比起国外毫不逊色甚至要超出!”
“杨梅竹子”:“李晓良声震全场,杨光孙秀苇的表现不打折扣!”
“歌剧大观园”:“《纳布科》中有几处合唱来表现歌剧的史诗性及宏大的群众场面,合唱队都演绎得十分精彩,声音抱团,浑然天成。”
成网友浪漫生日礼物
“今天呀_我五睡了”:“昨天和老公看了期待已久的《纳布科》,这是老公送的又一份生日礼物。老公送的礼物都特别棒,这是我第一次看歌剧,不仅看到了特别强的女高音孙秀苇,还亲耳闻识了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男高音多明戈,演出很棒,舞台很宏伟,很震撼,最后观众起立鼓了十分钟掌,很激动!”
“Thanks_一颗叫俏伊的蘑菇”:“第一次到剧院听歌剧《纳布科》,今晚的演出好棒,决定要成为国家大剧院的终身NC粉。”
《纳布科》档案
1.四幕歌剧《纳布科》创作于1841年,是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的第三部歌剧,同时也是这位音乐剧大师的成名作。
2.1842年3月9日在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威尔第作曲事业的基础。
3.2001年,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曾将这部戏带进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
4.大剧院版《纳布科》三年前立项,从建组到成功首演3个月时间。
5.从5月22日开始到26日,这部歌剧在大剧院歌剧院共演出5场。
6.五场演出场场爆满,总计有上万观众近距离现场欣赏了这部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