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歌剧《奥赛罗》 尝试电影语言

北京青年报

(记者 伦兵)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开幕演出,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将于4月11日亮相,这是一部怎样的歌剧?有哪些值得观赏的环节?记者日前采访了导演强卡洛、扮演奥赛罗的中国歌唱家魏松和该剧的舞美设计威廉姆·奥兰迪,从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全面解读这一威尔第的名剧《奥赛罗》。


  导演强卡洛(右一)为演员说戏

导演强卡洛:重现当时威尼斯特有的风物和场景

导演强卡洛已经为国家大剧院执导了三部歌剧,但威尔第的《奥赛罗》是他的最爱,因为他的父亲、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马里奥·德·莫纳科就是以主演《奥赛罗》而闻名的。在父亲的影响下,强卡洛从小就受到《奥赛罗》的熏陶,对该剧的每一句唱词、每一个音符都能倒背如流。“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我个人生活和家族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奥赛罗已经深入我的血液中。”此次为国家大剧院执导歌剧《奥赛罗》,强卡洛想要将该剧打造成一个里程碑式的范本,于是从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尝试忠于戏剧原文,忠于戏剧情节的特定背景,重现当时威尼斯特有的风物和场景”。

强卡洛的奥赛罗这个人物是什么样呢?强卡洛说:“剧中奥赛罗这一角色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一开始无所畏惧、运筹帷幄的斗士到面对爱情时如少年般的惴惴不安,从不堪忍受的嫉妒突然转变到心不在焉和冷漠疏离,到最后,戏剧在一个唯美的、充满了无尽爱意和悔恨的吻中落幕。这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伟大斗士,就这样在家中忠诚与背叛的角力中落败。”

怎样打造里程碑式的《奥赛罗》?强卡洛说:“为了尝试将电影语言呈现在戏剧舞台上,我采用了国家大剧院的一切技术和美学优势。比如,淡入淡出、时空穿梭这些纯粹的电影效果,将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被搬上戏剧舞台,使得舞台效果美轮美奂。此外,贯通东西的塞浦路斯岛,战船在海上乘风破浪,奥赛罗和苔丝黛蒙娜夫妇携手走进洞房等这些剧本中隐藏的地点和动作呈现出来,才是打造全新的《奥赛罗》的关键。”

“奥赛罗”魏松:强卡洛发掘出许多内心戏

中国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曾于2008年在上海歌剧院主演过《奥赛罗》。在他的眼里,这一次与导演强卡洛的合作是“高手过招”,他说:“我喜欢高手过招的感觉。”

再次排演奥赛罗,每次排演后,魏松都会浑身酸痛。他说:“《奥赛罗》是一出十分累的戏,而导演强卡洛对戏的要求也很高,他对这部戏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是倒背如流,每一个唱词,每一个音符他都很熟悉。而他要求演员不仅要唱,更要有形体的表演,角色之间的对话一定要出反响。过去排《奥赛罗》时,导演只排走位,演员根据自己的感觉表演。而这一次,强卡洛对每一个音都要求特别严,每一个语法,每一个音符都不能唱错,其中奥赛罗的大段咏叹调《神啊》需要演员平躺着唱完,但也要求语言要非常准确。虽然很多演员反映他排练时脾气很大,但大有大的道理。这次排练我深深感到,他发掘出我过去没有发觉的能量,发掘出很多内心的表演。他注重语言的语气和身体的配合。比如有一个环节是将厚厚的书摔在地上,他就要求狠狠地摔。”

说到剧中最吸引人的地方,魏松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威尔第在写完《阿依达》16年后写下的,那时候他已经72岁了。作曲精彩,剧本改编得非常好,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这还是一个关于手绢的故事,一切都围绕着手绢发展故事,一条手绢把英雄打倒了。威尔第的音乐很棒,每一段都很精彩,亚戈的谗言那一段,就像说唱一样;第二幕中合唱在背后舒缓进行,前面的独唱是快节奏的,感觉这样很符合当时的场景。此外,这部歌剧中更有很多优美的咏叹调,比如女主角苔丝黛蒙娜的《杨柳之歌》,还有第一幕的爱情二重唱,都是特别动人的音乐。而奥赛罗的大段咏叹调《神啊》是男高音的试金石。我想,这一次我的演唱能够发挥得比2008年更好,高音C能够延长了。”

舞美设计奥兰迪:用电影的手法展现场景的转换

担任歌剧《奥赛罗》舞美设计的威廉姆·奥兰迪已经为国家大剧院设计了三部歌剧,那么在这第四部歌剧中将有怎样的亮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精彩之处是用电影的手法来展现场景的转换,也就是舞台上景致的移动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奥赛罗》全剧的设计将以大海的元素贯穿始终,因为故事发生在塞浦路斯岛上。这是一出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有着很强的台词力量,为尊重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让唱词本身传递剧情的发展,因此我们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展现戏剧的场景,我们想还原故事发生的场景。”

问到设计《奥赛罗》的难点,威廉姆·奥兰迪回答说:“第一幕的开场对舞台表现就很难,难在合唱队要面对观众演唱。唱词是描写狂风暴雨的,所以如果合唱队面对观众演唱,势必会破坏观众对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感受。但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合唱队前面降下一道纱幕,在纱幕上打上投影,电闪雷鸣都在纱幕上完成。在纱幕后面的合唱队一般是看不到的,只有在闪电的强光下隐隐约约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直到合唱队唱完而停止。之后,纱幕升起,远处城堡与城墙渐渐显现出来。”

利用电影手段,第一幕将有很好的展现。威廉姆·奥兰迪说:“第一幕将有一些场景的转换,从港口到卧室内,再到卧室外,是通过舞台的左右移动完成的。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就像电影镜头移动产生的效果,把观众带到港口、卧室内外。”

《奥赛罗》最后一场戏也是最重要的,奥赛罗将杀死自己的妻子。这在国家大剧院一版中将如何表现?威廉姆·奥兰迪透露说:“导演强卡洛到现在还没有告诉我奥赛罗将在哪里杀死自己的妻子,将用什么方式也不知道。这一场有两个最重要的点,一个是苔丝黛蒙娜演唱《杨柳之歌》,卧室的外面将有一棵大柳树,而卧室里面将还原第一幕爱人互相倾诉的场景。这本身就符合莎士比亚的想法,爱与死是歌剧永恒的主题。这个方案强卡洛原来是认可的,可是后来我再问他时,他说不一定,‘你还是给我保留一点创作的空间吧’。有些戏剧导演是在舞台上排练时会有独特的想法和创造力,我想,强卡洛一定会在舞台上找到很好的、表达这一部分戏剧的方式。这种开放式的创造正是他精益求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