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思瑶)就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河之舞》似的,每年总有几个弗拉明戈舞来北京,有特别牛的,也有只是跑跑码头的——毕竟这种舞在西班牙小酒馆遍地开花。但这次来国家大剧院的拉斐尔·阿马尔戈很不同,被称为弗拉门戈界“恐怖分子”的他,跳的可是“数字弗拉明戈”。
玩数字的舞者
1997年,22岁的拉斐尔·阿马尔戈(Rafael Amargo)组建了自己的舞团,从在马德里艺术剧团首次上演《爪子及天使》起,人们便记住了这个舞蹈不走寻常风的编舞、舞者。几乎每个作品都是一次综合艺术的展示,现场演唱伴奏、声光电集合、先锋的服饰和布景……其最有代表性的舞剧《纽约诗人》,根据加西亚·洛尔卡在1929年所写的诗集创作,他将脑海中浮现的很多想象都运用到舞台上,加之激情四溢的舞蹈,世界巡演时感染了全球的观众。
阿马尔戈曾带一部作品来过京沪二地——《堂吉诃德……中转站的过客》,对中国舞蹈界而言,那次观演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堂吉诃德被设定为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的日本贵族,桑丘则是一个聋哑霹雳舞者;让人瞠目的舞台上,四台投影机同时工作,以立体电影的方式配合舞蹈表达,布景、数字技术、三位图像如同制作了一台大型电玩,难怪西班牙媒体称其为“数字舞蹈”。
建团至今,阿马尔戈四次获得过国际舞蹈界的极大荣誉——意大利的列奥尼德·马辛舞蹈奖,这位不愿循规蹈矩的舞蹈家,除了在舞台方面融合了多种当代艺术形式,编舞亦极为多元。
弗拉明戈界的“恐怖分子”
在国际上,阿马尔戈以弗拉门戈舞扬名,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评价,其代表了弗拉明戈艺术的最高缔造力;但熟悉阿马尔戈的人知道,他的舞蹈更像是从弗拉门戈这片土壤中开出的诡异花朵,现代舞、踢踏舞、芭蕾,各种舞蹈风格都为他所用。曾于玛莎·葛兰姆现代舞蹈学院学习的经历,让他在弗拉门戈舞界成为最领先的革新者。
“有一次在派对上,一个记者叫住我说,你是弗拉明戈界的‘恐怖分子’。哈哈我喜欢这个称呼,如果别的舞者都能像我一样变成‘恐怖分子’,那会怎样呢?”阿马尔戈对于大众将其归类于舞者(dancer)而不是弗拉明戈舞者(bailaor)并不介意。“也许弗拉明戈界非常恨我,但我所到的剧场场场爆满。我并不会放弃弗拉明戈,它是包容而自由的,目前它还完全没达到它能达到的自由程度,我将继续探索。”
此次来京演出,阿马尔戈带来了他创作的第六部舞剧《弗拉门戈组舞》。黑暗中的节拍器,在节奏与强拍中,敲击、探寻,舞者随着光线起舞,音乐随着舞蹈奏鸣。“节奏是弗拉门戈组舞的灵魂,所以我委托了资深的弗拉明戈作曲家胡安·帕利亚谱曲。”这位在弗拉门戈界极负盛名的音乐家,同样热爱在原始的弗拉明戈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跟进时代的脉搏。也因此,舞团的乐队特别增加了管乐、弦乐、木管乐器、铜管乐器、音响合成器和钢琴等配乐。此外,阿马尔戈亲自创作了全部歌词,由歌唱家麦特·玛雅、卡尔米娜·科尔特斯和佩德罗·奥布雷贡现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