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五月音乐节在5月9日举办了开幕演出后,演出分为音乐厅演出和走进社区、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公益演出两部分,而5月13日著名的斯特拉蒂瓦里四重奏的四位艺术家来到国家博物馆,“名琴之旅”的优美旋律在国家博物馆的大厅奏响,吸引了数百名观众观看。四位演奏家手中的古董名琴与博物馆里的文物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历史与艺术的交流空间,让前来参观的观众在特殊氛围下聆听古典名家的旋律。13日下午,四位演奏家还走进了北京如园社区继续他们的第二场公益之旅。而中央民族乐团的音乐家进入华府社区,为社区的居民演奏。而在5月11日,参加五月音乐节另一位音乐家陈萨更是来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为“玉树班”的孩子们演奏并讲授钢琴演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五月音乐节开辟的社区、学校、公共场所和名胜古迹的舞台正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昨天(5月13日)上午,四位音乐家来到国家博物馆,与剧院内的音乐会不同,当天的活动不仅有美妙的音乐,还有“名嘴”白岩松的热情助阵。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与四重奏首席王晓明在演出中进行了生动的对话,向在场观众介绍了四把“古董”名琴的传奇经历。可以说,每一把琴都是“会唱歌的古董”,每一把琴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这次公益活动的曲目设置安排巧妙,既能满足古典爱乐者的欣赏需求,又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后面的曲目大走“亲民”路线,每一首的旋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日快乐变奏曲》的多彩、《查尔达什舞曲》的灵动以及来自中国乐曲《赛马》的热烈,都让这些熟悉的曲目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与此同时,艺术家和主持人还现场客串了一把“音乐老师”,在演奏间隙为观众普及了不少欣赏古典音乐的礼仪常识。
担任本场公益活动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国家大剧院在音乐方面所做的工作一直是‘高低并行’的,在演出水准方面是‘求高’的,另一方面就是逐渐降低古典音乐的门槛,去做普及工作。”
上周末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陈萨来到玉树班,陈萨精心选择了多首钢琴作品。著名音乐主持人刘芳菲通过与陈萨的对话,为孩子们生动讲述了作品的背景和故事。在演奏间隙,陈萨还义务当起了孩子们的钢琴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弹琴,她还传授了弹琴时的“秘诀”,让孩子要记得“得意地弹琴,快乐地弹琴”。陈萨说:“很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样的机会,真正喜欢上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