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红艳)指挥大师捷杰耶夫9月30日上午才刚到北京,稍事休息之后便出现在国家大剧院的媒体见面会上,紧接着又带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排练,晚上7时30分准时登上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为北京观众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第六交响曲,以堪称完美的现场演出展现了他们作为“柴科夫斯基权威”的风范与感染力。
发布会现场,这位乐坛有名的“指挥沙皇”、“音乐界彼得大帝”,将一股强大的气场带到了中国媒体面前。“非常高兴,我又回到了北京。北京的天气真好!同时,我也很高兴能在中国的国庆节期间在北京演出。”他看起来神采奕奕,丝毫不见旅途劳顿的倦怠。
捷杰耶夫还极力“推销”马林斯基剧院。“我们有非常棒的乐团和合唱团,剧院每年演出750场,”停顿片刻,他接着说,“很快,我们将有一个新舞台,我们将变成剧院群,这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也是一个艺术演出群。当然,在演出数量上我们和你们没法比,不过今后我们会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这次的演出阵容包含了乐团三位正首席和四位副首席,可谓是“顶级配置”。在媒体见面会上捷杰耶夫透露,只有乐团认为非常重要的演出或巡演,当地观众才能享受到这样最高级别的待遇。
按照计划,捷杰耶夫将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京演奏柴科夫斯基的全部6首交响曲。这些作品堪称俄罗斯音乐中的瑰宝,更是交响音乐“山脉”里的最高峰之一。“柴科夫斯基与马林斯基剧院的历史息息相关。我们也会演马勒,演西贝柳斯,但是演柴科夫斯基更多一些,因为他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捷杰耶夫如此解释为何演出“老柴全宴”。
柴科夫斯基第一和第六交响曲的创作时间相差27年,从柴科夫斯基初出茅庐时的一鸣惊人,到生命行将结束时的孤独哀泣,都在捷杰耶夫如魔法一般的手势之下,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各声部间倾泻而出。尽管第一、第六交响曲在情绪上差异极大,捷杰耶夫的处理却能使其水火相容,让浓浓的俄罗斯风情在这两者的演绎中一以贯之。
聆听捷杰耶夫指挥的“老柴”,不禁使人缅怀起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让人感慨,能在今日聆听这样一位俄罗斯音乐传统继承人的音乐会,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也同样展现了世界最顶尖乐团的实力,面对几乎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柴科夫斯基音乐,他们更加如鱼得水,乐曲中的所有细节都在乐手们精湛的演奏里一览无余。
今明(10月1日、2日)两晚,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还将继续演出柴科夫斯基的另外4部交响曲。6部“老柴”连轴转,如此规模不但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是十分难得的一桩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