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柏爱12把大提琴现法式风情

北京晨报


 2016“漫步经典音乐会”盛夏启幕 王小京/摄

  (首席记者 李澄)7月15日,随着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在“花都巴黎”音乐会中的唯美乐音,国家大剧院第八届“漫步经典音乐会”拉开了帷幕。2016年的“漫步经典音乐会”以“漫步欧洲”为主题,继火热全球的欧洲杯后,“漫步经典”刮来了一股清凉的欧洲古典音乐旋风,带北京观众踏上一场精致而浪漫的“欧洲音乐之行”。

  本次“欧洲音乐之行”首站从法国起程。上半场出演的都是法国作品,包括简·弗朗赛的《法国晨曲》等6部作品。舞台上,12把大提琴的音色温暖而浓郁、层次分明,弓弦下流淌出“花都”的美景,音乐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下半场以皮亚佐拉作品为主,皮亚佐拉是阿根廷“国宝”级艺术家,他把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提升为可以独立登台的乐曲,因此他也享有“探戈之父”的美誉。各种口哨声,各种拍打琴箱的“打击乐”节拍,各种响指声……伴随着琴弓“撕扯”式的探戈旋律和节拍,令观众心醉神迷。三首返场曲更是让观众神魂颠倒热情爆棚。

  此后,还将有5场精彩演出陆续奏响。其中,7月22日的格什温钢琴四重奏将是室内乐乐迷的首选,四台九尺钢琴的新锐组合,将呈现八手连弹的激情竞奏。每年的“漫步经典音乐会”中,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名团曼彻斯特哈雷管弦乐团在其音乐总监马克·艾尔德爵士的带领下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在周末奉献两场精彩演出,其中今晚的“莎翁400年”音乐会上,他们将与两位原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演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一起合作,以超强阵容演绎《李尔王》《奥赛罗》《亨利五世》三部莎翁题材交响曲。24日的重量级闭幕音乐会“交响影院——李飚与俄罗斯的暗夜神话”,这场音乐会原版引进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的“交响影院”大屏幕音乐电影,将为本届“漫步经典”的收官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典李论
  柏爱12把大提琴:交响乐坛的奇兵

  在柏林爱乐的官方网站中有一串长长的名单,记录着乐团旗下的30多个重奏组合,也标志着其深厚的音乐底蕴——这支顶级交响乐团的室内乐传统,正如他们百余年的历史一样辉煌。其中的“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自20世纪70年代组建后,便以其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更新了大提琴的演奏史,半个世纪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堪称这一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仅仅看一眼他们在舞台上那个优雅的半圆弧线“阵型”和齐刷刷12把大提琴的架势,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这12把大提琴也基本上就是柏林爱乐大提琴声部的全阵容了,在古典音乐世界,不同乐器的组合比如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它们也正是构成交响乐团最最基础的组合单元。在弦乐四重奏的基础上还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的乐器,最多见的就是钢琴五重奏。但多件单一一种乐器的组合其实并不多见,因为每一种乐器的音域和色彩的局限都相当大,如果不是作曲家专门为其写作,改编作品来适应乐器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肯定不多,它们的曲目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交响乐团众多标配乐器中,唯独大提琴有这个适应能力,大提琴的音域宽广,本身就担当着交响乐团最丰厚、坚实的“地基”部分,但它在中高音域同样有极好的延展性,小提琴的部分音域和中提琴的大部分音域都能够胜任,而作为独奏乐器,大提琴也是最具色彩和情感深沉的乐器,由全部的大提琴组合在一起,常常能够让人疑惑这到底是全大提琴组合还是一支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团。

  所以,大提琴组合常常被看作是交响乐团中的一支奇兵,从来它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都是超强的。这样的组合,在中国有上海交响乐团整编制的14把大提琴,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名师朱亦兵带着他的一群女学生的大提琴组合,那一年,朱亦兵老师坐中,一群身穿红色短裙、脚踏红色高筒靴的美女大提琴,“雁翎阵”左右排开,又酷又帅惊艳满场,至今还为乐迷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