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峥)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近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说到这部歌剧,我最早闻得其名是通过女高音玛丽亚·卡拉斯的一曲“你的声音令我心花怒放”,这是第二幕中达丽拉诱惑参孙的唱段,一首魅惑人心的咏叹调。后来,我又收集了卡雷拉斯与巴尔查录制的全剧,一个动人心扉的录音,卡雷拉斯为人们带来一位对达丽拉一往情深的参孙形象。
国家大剧院版《参孙与达丽拉》的参孙演唱者,是我非常喜欢的阿根廷男高音何塞·库拉。纵观此版演出,他的歌声是最具光彩的,不仅嗓音开扬,高音区泛着金色的光辉,且戏剧性的把握恰当。例如表现身怀神力、充满自信的嘹亮歌声,向达丽拉表述爱情时的那些弱音,以及向上帝表达悔过的那些哭腔,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不由得让我想到卡雷拉斯,与这位前辈的飘逸与细腻相比,何塞·库拉的歌声是坚实且热情的,二者可谓不相上下。在表演方面,何塞·库拉自始至终带着一种奔放感,不论他鼓舞希伯来人唱起“同胞们,不要如此气馁,我们要高声赞颂上帝的尊名”之时,还是他面对达丽拉的爱情唱出“雷电啊,请你把我这颗脆弱的心击碎吧!任何力量也不能战胜我的爱情”之场景,都是那么激动人心,让观众的内心为之燃烧。
饰演达丽拉的女中音,声音稳定自不必说,从“春天到来了”的最初诱惑,到“你的声音令我心花怒放”(使得参孙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在演唱后者时,她与何塞·库拉的表演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个是风情万种,一个是意乱情迷,二者真的给人以如胶似漆之感,也为全剧带来了情感的高潮。与我听过的卡拉斯的演唱相比,她的歌声中略少些柔媚的成分,这样的差异塑造出了一位热情似火的达丽拉形象,甚而很有些现代感。
从历史上看,法国歌剧一向以精致、轻快、优美而著称,这一点也体现在圣-桑的这部歌剧中。第三幕的芭蕾场景,可以说继承了来自吕利和拉莫时代的歌剧传统。在此次演出中所展示的这一芭蕾场景——亦即非利斯人的狂欢场面,在色彩和编舞两方面,形成了一种蛊惑人心的效果,与第二幕中达丽拉诱惑参孙的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方面,合唱注意了强弱起伏,这一点对于国内的合唱团来说还是相当可贵的。至于舞台设计,以暗色调为主配上相应的灯光,有着一种神秘感。
总之,能在国内的歌剧舞台上观赏到这部《参孙与达丽拉》是一件幸事,特别是现场聆听何塞·库拉的歌声,亲眼目睹他的表演。期待更多的法国歌剧——包括巴洛克时期的尽早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