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资讯动态栏目 > 媒体视角 > 正文

毕飞宇《青衣》编成舞剧

裴艳玲给王亚彬把关

北京娱乐信报


  (记者 张学军 武祉漠)10月4、5、6日三天,一部由作家毕飞宇的小说改编的舞剧《青衣》将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这是由青年舞蹈家、编舞王亚彬创立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品牌舞蹈系列演出的第七季。昨天,王亚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衣》自然离不开戏曲。于是,他们把戏曲大师裴艳玲请到剧组担任戏曲指导顾问。

  75分钟展现原著

  “毕飞宇的《青衣》是一部中篇小说,三四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我们把它压缩到75分钟。”尽管如此,王亚彬说他们对原著的改动并不是很大,“在整个舞台的表达上,我们提取了原本小说重要故事节点,但依旧忠于原著中的精神,我们没有做过多改变。毕竟小说中的文字描述是琐碎的生活场景,但在舞剧的创作中我们将其剔除了,更加突出情感,突出人如何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时间。在舞台上出现的肢体语言是凝练的,我们所展现给观众的,是尽可能让观众看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舞剧就要既凝练,同时又要具有代表性,这样才可以把小说的精髓体现出来。”

  作为这部戏的编舞,王亚彬称她在创编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排演,手法看上去有点像电影。王亚彬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系列已经演到了世界很多剧院,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首肯与认定。王亚彬表示,这个舞台剧的目的不仅是让之前看过小说及电视剧的人明白,更是让之前没接触过原著的人看得明白。

   缘起《推拿》合作

  “毕飞宇的作品曾被张艺谋、杨亚洲等多个大导演改编为影视剧,早在十多年前《青衣》电视剧上映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而且我也读过小说原著。”王亚彬说,2012年她在参与拍摄电视剧《推拿》的时候,再次读原作,就有了把它改编为舞剧的想法。

   “等去年拿到授权以后,却感觉不那么容易。”她为此重读了很多遍原作,而且一直在冥思苦想。去年,她去欧洲巡演,在回来的飞机上十几个小时完全没有合眼。“忽然就豁然开朗了,我把小说当中可以做成舞段的部分非常顺畅地罗列出来了。”王亚彬说:“我在《青衣》中的筱燕秋身上,看到了‘生命该如何寄托’这样的主题。这可能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小说中的筱燕秋将她的生命寄托在“青衣”身上,而王亚彬则将生命寄托在舞蹈作品上。

   裴艳玲严把戏曲关

  作为一名古典舞舞者,王亚彬对戏曲并不在行,而排《青衣》自然离不开戏曲。

  王亚彬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我们的舞蹈中涉及戏曲。‘筱燕秋’在小说描写中的职业是一个京剧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是嫦娥,是一个大青衣。戏曲的部分是作为舞剧的戏中戏,仅选取了部分戏曲元素。这是有目的性的选取,就是想让这些元素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整个创作。我们想,要么不用戏曲片段,如果用就要找最好的老师去学习。”于是,他们把戏曲大师裴艳玲请到剧组担任戏曲指导顾问。

  王亚彬认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戏曲前辈的言传身教对于她以及整个团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在制作每一部剧的时候知识量和专业方面所能掌握的内容都会不断遇到新的东西,在创作剧的过程中接触新的东西也是在丰满自己,这对于年轻艺术创作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