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吕嘉——给人惊喜的指挥

蒙特利尔Le Devoir

11月13日傍晚,蒙特利尔迎来了来自北京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这支乐团成立至今不足5年,音乐家们的平均年龄仅仅31岁。而蒙特利尔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此次北美巡演的最后一站。

跟以往来访的香港或中国大陆的音乐家们一样,乐团旨在提高世界对中国音乐的认识。他们采用了现代主义和最浪漫的传统主义两种方式,前者的代表是陈其钢的作品《五行》,后者的代表是广为人知的中国作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在评论表演之前,首先应注意这次旅程的舵手:乐团的指挥吕嘉。从他能在短时间内带领乐团达到如此高度,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指挥家,无论是乐手们还是观众们,都能看出他天赋极高的优雅姿势。同时,他还是一位素养很高的音乐家:宣布返场曲目(德沃夏克的第三号斯拉夫舞曲)的时候,他用的是法语。吕嘉精通各种音乐风格并有着自信从容的品味,观众们尽可以期待他来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这位音乐家实在有许多东西可以表达。

乐团还很年轻,不过弦乐已经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动人的大提琴声部,演奏者们的专注不禁让人想到了祖宾·梅塔时代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大提琴家们。木管声部的声音也很从容稳当。主体体现为铜管奏出的高格调声响,这一演奏很有地道的美国味,尖锐猛烈,色彩明亮(特别是小号和长号)。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演奏时充满渴望,魅力十足。

陈其钢曾住在法国,他的作品《五行》深受梅西安“光谱”学派的影响,并且有着韦伯恩般的维度。作品的配器非常出色,有不少亮点(比如木管乐章的结尾部分)。

吕思清的血液中似乎就流淌着《梁祝》这一经典中国曲目,他的表演娓娓动人、热情奔放。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音乐中既有浪漫的曲调意境,又有华丽的炫技。结尾部分,吕思清选择了从沉寂中开始,让人折服。吕思清的返场曲目是帕格尼尼的作品。

此外,乐团对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的演绎规整有序,呈现出迷人的意境。

向乐团的成就致敬,这些音乐家们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能够聆听其演奏让人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