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开学第一课”搬到国家大剧院

北京晚报

(记者 成长)昨天是开学第一天,与全市其他的小学生不同的是,来自校尉胡同小学和自忠小学的一千多名同学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这一高雅的艺术殿堂里,伴随着优美的交响乐旋律,感受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这是艺术机构与基础教育的一次联姻,为响应北京市教委“首都高校与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的号召,从9月1日起,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的首都25家高校与社会机构将与全市12个区县的140余所普通小学在体育美育方面展开合作。作为参与其中的社会力量之一,国家大剧院牵手校尉胡同小学和自忠小学,将通过创办“歌、乐、舞、剧、戏、书、画”等全门类、全覆盖的艺术教育课程,组织学生观摩艺术演出、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塑造艺术普及的立体发展模式。

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所做的艺术普及,既不是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也不是纯研究性的学术探讨。我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高水平、高品位的艺术去感染青少年,助力青少年素质教育。”

在昨天的“开学典礼”上,一千多名小学生欣赏了由北京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乐演出。在演奏《爱的致意》、《天鹅湖》、《自新大陆》、《蓝色多瑙河》等世界名曲之前,指挥谭利华都耐心细致地对小观众们进行讲解。在演出之前,主持人还特别为小朋友们普及了观剧礼仪,教育大家做文明守礼的观众。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在致辞中感慨,看到这么多年轻的小观众来到大剧院,“我们感到一股春风迎面而来,这对于大剧院来说是一件太特殊的事情了。”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已经融入基础教育之中。而在我国,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较为滞后。让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将社会上优质的艺术资源引入学生的课程之中,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希望通过高雅艺术的滋养和滴灌,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下一代综合素养,促进下一代全面发展。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还他们一个金色的、 有质量的童年。”大剧院院长陈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