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两部歌剧同晚上演 描述19世纪意大利现实生活

《乡村骑士》《丑角》歌剧双胞胎闪耀大剧院

北京青年报

(记者 伦兵)8月13日至17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乡村骑士》和《丑角》将在同晚与观众朋友们见面。阵容中,国际著名歌唱家薇奥莉塔·乌玛娜的加盟,令大剧院歌剧舞台再度迎来璀璨的星光。

在世界歌剧的海洋中,不仅有展现古老传说、讲述宫廷生活的歌剧,还有表现现实生活的歌剧。即将于8月13日至17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乡村骑士》和《丑角》就是两部根据当时现实题材创作的歌剧。由于两部歌剧的题材相关,音乐风格相近,因此,一百多年来,两部歌剧经常被放在一起演出,成为19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的经典歌剧作品。

故事来自现实生活

19世纪初期正是古典主义终结与浪漫主义兴起的历史交替时期,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直接影响着艺术家们。古老的罗马神话故事已经显得陈旧过时,于是,这一时期的歌剧产生出一种企图垄断话语的强烈愿望,在舞台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题材。19世纪中叶出现的真实主义思潮,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了成熟期。

歌剧《乡村骑士》的作曲者皮埃特罗·马斯卡尼1863年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年幼时,马斯卡尼不顾家人的反对偷偷学习音乐,后在乡绅的资助下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88年,在一场独幕歌剧的作曲比赛中,马斯卡尼用他的《乡村骑士》参加了比赛并拔得头筹。该剧剧本是根据意大利作家维尔加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台本作者是马斯卡尼的朋友、诗人乔万尼·杜杰第和剧作家奎多·梅那西。1890年5月17日,《乡村骑士》在罗马柯斯坦齐剧院首演。尽管演出当天剧院只有半场观众观看,但演出不久后,观众已经群情激昂到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该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丑角》的故事来自莱翁卡瓦洛少年时听担任地方法官的父亲讲述的一起乡村流浪剧团情杀案件,莱翁卡瓦洛在创作时又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

19世纪末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创作的高峰期,《乡村骑士》和《丑角》是其中的经典,之前国家大剧院演出过的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和《托斯卡》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都表现了那个时期的现实生活。

强卡洛再次执导经典

作为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德·莫纳科的儿子,强卡洛在父亲在世时就曾多次观看父亲参与演出的《乡村骑士》和《丑角》。与他曾为国家大剧院执导的《托斯卡》一样,每个音符都是强卡洛再熟悉不过的。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两部歌剧的故事都是非常真实的故事,有着非常具体的戏剧情境。《乡村骑士》的故事发生在复活节当天的西西里岛,而《丑角》的故事则发生在卡拉布里亚。在《丑角》中,丈夫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这个故事来自报纸上的一则真实的新闻。20年后,作曲家将这个故事搬上了歌剧舞台。我在西西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半个西西里人,所以对这部歌剧有着非常强烈的感情。这两部歌剧对创作和制作团队的要求都很高,虽然在一晚同场演出,但因剧目风格和对演员的要求不同,通常采用两组不同的演员来演绎。我曾和父亲一起参与了这两部戏的创作,也在汉堡、马德里等地与男高音歌唱大师多明戈等多位大师合作制作过这部歌剧。”

强卡洛说:“这两部戏都是悲剧,而且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相近,所以放在一起演出是世界许多歌剧院的惯例。”

中外歌唱家共同演绎

虽然是两部短剧,却考验着歌剧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有时为表现某一位著名歌唱家的功力,两部歌剧由一套人马演出。而在这次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中,除了男中音角色会横跨两部戏外,其他参与的歌唱家将只演一部戏的一个角色。

著名女高音乌玛娜将饰演《乡村骑士》的女主角桑图扎。乌玛娜告诉记者:“我是从1996年开始唱这个角色的,那是在日内瓦。之后在维也纳、纽约、博罗纳、佛罗伦萨、马德里、巴黎、圣彼得堡我都演出过这一角色,对演绎这个角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与强卡洛导演之前也合作过一次,是马德里歌剧院的《乡村骑士》,那个版本在几年后还被我们搬去巴黎演出。那次的版本只有黑白两色,简单的色彩反而突出了人物的关系和矛盾冲突,让人印象深刻。我希望大剧院这个制作会像马德里歌剧院的版本一样,成为一个经典。只有这样,中国的观众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发生在西西里、几百年前的故事。”

中国组演员阵容则由戴玉强和孙秀苇领衔。戴玉强将在《乡村骑士》中饰演男主角图里杜,孙秀苇将在《丑角》中饰演戏班班主的妻子内达,中国歌唱家杨光、迟黎明、孙砾、石倚洁等人都将登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戏的音乐也很有特点,其中《乡村骑士》的间奏曲因为曾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使用而在中国广为流传。《乡村骑士》中图里杜的咏叹调《妈妈,这个酒太强烈了》、《丑角》中卡尼奥的咏叹调《穿上戏装》也都是男高音歌唱家喜爱的曲目,《乡村骑士》中女主角桑图扎的咏叹调《妈妈,听我说》也是女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中经常演唱的段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