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老舍《骆驼祥子》唱响京城

大公报


  舞台上老北京的市井展现在观众面前

(记者 李锐)6月25日至28日晚,国家大剧院酝酿创作三年,由郭文景作曲、徐瑛编剧、张国勇指挥、易立明执导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在京拉开首演大幕。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诞生七十八年以来首次以歌剧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该剧用宏大壮阔的交响音乐,充满老北京情怀的舞台视觉,在“大歌剧”中融入了令人难忘的北京滋味,带给观众亲切又震撼的艺术享受。

大幕拉开,白塔、天坛、故宫角楼、烟袋斜街、钟鼓楼一座座“北京地标”映入眼帘,巧妙的布景技术带来了视觉上的流动性,令观众们在移步换景间翻开记忆画卷……在如此充满老北京情怀的舞台视觉当中,老舍笔下的“祥子”、“虎妞”吟唱华丽的美声,带领观众梦回老北京。

西方手法演“北京故事”

“三年的梦想,三年的渴望。三年的积攒,三年的奔忙……就为了来这么一辆。”当男高音歌唱家韩蓬扮演的祥子以全剧的第一首咏叹调“瞧这车”亮相时,舞台上老北京的四合院和各种市井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交响乐队的烘托下,舞台上的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等虽然运用的是美声唱法,却唱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

韩蓬能量十足的演唱、高亢明亮的嗓音中满含希望与干劲,质朴的外表、憨厚的体态下,十分灵活的辗转腾挪于洋车左右,令许多观众称赞这个“祥子”太可爱。享誉国际的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和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在剧中出演“虎妞”和“刘四爷”这对“父女档”。舞台上,田浩江嗓音雄厚有力,一人演唱胜千军万马,生动的塑造了冷漠霸道、视财如命并对女儿无情的刘四爷。在“结婚”这场重头戏上,两人的二重唱张力十足,虎妞的高亢抒泄尤为震撼人心。而当凄厉的唢吶声嘶力竭地镶嵌在恢弘交响中,一段迎亲之曲却暗含了悲剧宿命。

下半场始于“逛庙会”一场,大剧院合唱团将老北京城的百态众生刻画得惟妙惟肖。曲调明丽、欢快的合唱“硬面饽饽年糕坨”中,迎来了“祥子”和“虎妞”婚后的出场。而“虎妞之死”是整场演出中戏剧感最突出的一段,夜色中漫天狂舞的飘雪中挟着零落的纸钱,为这个活得痛快的女人送行,极具仪式感的视觉营造与诵经般的合唱压抑地诠释出生命的无常。

郭文景首部国内委约歌剧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是享誉国际的作曲家郭文景首次牵手国内艺术机构。这位被《纽约时报》描述为“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在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过诸多极具分量的国际委约歌剧作品,“《骆驼祥子》是我第一部中国约稿、中国首演的歌剧。我期盼这一天整整二十年。今天,愿望实现了。”

此次,郭文景以饱含张力的歌剧化音乐语言,缔造出纯正的歌剧味道,为这个属于北京城的故事编配了波澜壮阔的交响音乐,威尔第式的浪漫抒情、瓦格纳式的磅礴隽永隐隐其中。而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年的郭文景对“北京滋味”有着独具匠心的渲染──三弦、唢吶等乐器的加入,京剧、民歌等音乐素材的使用,大鼓、叫卖的化用,使得整部歌剧有着深深的北京烙印。

首演当晚正值“国家大剧院2014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开幕,来自十四个国家的三十四家全球著名艺术机构的领导者,以及国内众多知名艺术家共同观看了《骆驼祥子》的首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