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陈佩斯大剧院里讲喜剧课

《阳台》不靠流行语抖包袱

国家大剧院


  陈佩斯为大剧院会员朋友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高尚/摄

陈佩斯舞台得意之作《阳台》于2月29日至3月4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在繁忙的排练间隙,陈佩斯特意做客经典艺术讲堂,为会员朋友们讲述了该剧的创作历程及多年实践总结的喜剧理论。 

《阳台》是陈佩斯经过多年喜剧表演后执笔创作的处女作,说的是包工头老穆为民工讨要拖欠工资时发生的一系列看似可笑的故事。该剧曾历经4年十易其稿,收获了无数的欢笑与掌声。陈佩斯表示,《阳台》对个人创作来说是一个偶然,但于社会发展是一个必然,它诞生于2003年,其正值改革开放最热火朝天的年代,而变革必然会带来阵痛,农民工讨薪、职权腐败是直到今天都没解决的问题。因此这次复排无论表演还是剧本结构都没有变化,因为这个戏已经稳固到了结实的程度。就剧情而言,本身已经触动到了现实中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话题,没必要加入几句当下的流行语去补充它。


  《阳台》讲述包工头老穆为民工讨要拖欠工资时发生的一系列看似可笑的故事 高尚/摄


  陈佩斯饰演老穆(右) 高尚/摄

陈佩斯还透露,对于这么大的社会问题用喜剧来展示,让观众从头笑到尾不是容易的事情。戏中暗藏了7条动作线铺陈,矛盾冲突非常密集,演下来连口气都透不过来,非常累人。 

讲座中,精彩的陈氏语录不断,陈佩斯一人足以hold住全场,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我的工作是一个创造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事业”、“错位,是喜剧的一个基本法则”、“喜剧是可以量化的”、“喜剧就是设好陷阱和圈套,让观众高兴不疑的往里钻”,“喜剧的内动力是悲情”、“每个演员都是非常脆弱的,他必须找到内心的支撑才能继续演下去”……自嘲只有小学水平的陈佩斯将古今中外喜剧大师的各种理论信手拈来,让大家看到了在影视小品那个幽默滑稽的“二子”外他充满学术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