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市民艺术家同登台 高水准艺术大礼贺新春

国家大剧院

2012年1月24日,龙年大年初二,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当中,国家大剧院里更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春节胜景——“2012国家大剧院市民新春艺术联欢会”隆重开展,为北京市民献上了一份新春艺术大礼。“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艺术展览汇——有奖知识问答”、“艺术零距离——原创剧目人物体验”、“艺术乐飞扬——室内乐欣赏”、“非遗庆新春——皮影闹春节”五大系列活动从初二至初五,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新年”。

作为系列活动的主打品牌——“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在市民的期待中正式拉开帷幕。“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是由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的2012年“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的开篇活动,是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三大宗旨的进一步体现。

市民艺术家唱响大剧院 新春联欢会乐享高品质

喜笑颜开春意漾,歌乐舞戏艺飞扬。


《白山欢歌》拉开国家大剧院市民新春联欢会的大幕 高尚/摄

大年初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处处欢歌笑语,时时艺动人心。台上一支支优美灵动的民族舞、一首首悦耳动听的小合唱、一曲曲欢喜悠扬的乐器演奏、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诗朗诵,让台下的每一名观众都为之动容,随着乐声和舞姿一起,感受艺术之美,感受节日的祥和与愉悦。


京剧小明星唐达、陆翔、刘硕宇为观众带来少儿《赤壁》选段 高尚/摄

一群朝鲜族女子穿着华丽的金色长裙,敲打着腰间长鼓,在跃动的节奏下摇曳生姿,朝鲜族男子则甩动象帽,长长的丝带在舞台上画出一条条流畅的弧线。这是薇峰博艺舞蹈团带来的开场舞《白山欢歌》。曾经参加过国家大剧院少儿京剧夏令营的京剧小明星唐达、陆翔、刘硕宇也来到了现场,为观众带来少儿《赤壁》选段《草船借箭》,一唱一和字正腔圆,一招一式稳重有力,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京剧票友谢志辉的一曲《铡美案》博得在场观众连连叫好声 高尚/摄

喜欢听京剧的朋友一定都记得在2001年CCTV“红河杯”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上获得金奖及观众最喜爱的票友奖的名票谢志辉,大年初二这一天,他也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一曲《铡美案》嗓音一亮,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天生失明的谢志辉虽然看不见大剧院,但是他却为自己能登上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而兴奋不已。谢志辉的姐姐谢静介绍说,“弟弟虽然看不见大剧院的模样,在他心中,大剧院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很抽象,但我就告诉他,国家大剧院是我们祖国最高的艺术殿堂,能来这里唱两嗓子,那可是绝对的荣耀。”

台上激情飞扬,台下座无虚席,所有的观众都被老百姓自己的演出深深吸引。一位姓周的阿姨说道,“年年过春节都去逛庙会,今年听说大剧院有个市民联欢会就过来看看。很惊喜,虽然很多节目都是普通市民演出的,但是没有想到艺术水准会这么高。”


由社区居民表演的《老妈妈》传递出的亲情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 高尚/摄

四天的演出中,年少相识、迟暮之年齐聚合唱追忆往昔的童心合唱团将表演大合唱《梦中的卓玛》、《故乡是北京》;年龄从44岁到66岁不等的心欣舞蹈团也将带来由张继刚导演亲自编导的舞蹈《扎西德勒》;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表演舞蹈《怒放》;潘家园社区的追梦舞蹈团表演的《老妈妈》表现了家乡母亲盼儿归的场景,感人至深……

艺术家,作为市民团体的一部分,也纷纷来助阵大剧院市民联欢会。朱亦兵、沈娜、沈凡秀、丁毅、孙砾、关致京、袁莎、殷之光等艺术家带来的节目将穿插在八场活动中,每一场演出都有艺术大师的身影,观众可以亲身感受艺术大师带来的心灵震撼。

艺术家节目可以说占据了“市民联欢会”的半壁江山,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郭玉良介绍说,“艺术家本身也是市民的一部分,艺术家以市民身份参与活动,不仅体现在不要演出费用的公益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提高了活动的整体艺术水准,同时,对于普通市民团体来说,和艺术家同台献艺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借此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著名管风琴演奏家沈凡秀已经是大剧院的老朋友了,几乎每年的大剧院公众开放日,沈凡秀都会做客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献上气势磅礴的管风琴演奏。2012年春节期间大剧院首次举办“市民新春联欢会”,沈凡秀又一次加入进来,为观众朋友们献上难得几回闻的大剧院音乐厅“镇厅之宝”——全国最大的管风琴的演奏,6500根发声管协调发声让观众大饱耳福。

观众还将看到由印尼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大使馆选送的节目。

此次联欢会自2011年12月18日开始招募节目至2012年1月10日招募截止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征集到了来自全国的400多个节目,涉及5000多人次。“我们最终精心挑选出了30个民间团体或个人登台,同时大剧院长期合作的优秀艺术家也踊跃参加,共同组成这8场演出。这些艺术家希望以市民一员的身份参与到这次联欢会中,与大家共同欢度新春,过一次不一样的新年。”大剧院品牌推广中心冉恬介绍说。


在龙年春节,大剧院台上台下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图为舞蹈《快乐藏人》 高尚/摄

郭玉良书记表示,“之所以称为‘联欢会’,整个活动从台上到台下都洋溢着欢庆的氛围,特别是几乎所有表演者在整个遴选、准备、演出的全过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活力,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在舞台上的绽放,这才是真正的‘联欢’。另外,此次市民联欢会也是大剧院‘人民性’的体现,是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的又一力举,让广大市民都参与到艺术表演甚至创作中来,引领健康的休闲风尚。”

培养基地踊跃报名 艺术教育形式创新

节目招募期间,“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报名踊跃,并形成了剧院和基地学校的良好互动。

白家庄小学是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成员,他们将在大年初四下午演出舞蹈《俏花旦》,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表演中国传统的舞台剧目,别有一番灵动的色彩。白家庄小学此次选送了多个节目,经过几轮的筛选,最终《俏花旦》脱颖而出。

“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是国家大剧院联手北京各区县在全市各大校园、社区、企业中所建立的互动型艺术普及教育模式。以基地学校为例,朝阳区、东城区和西城区教委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通过“歌剧VIP畅音卡”和诸多活动的形式向64所中小学提供以歌剧为核心的艺术教育项目。2011年10月启动的第一批“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培养期为一年,期间,大剧院将开展包括“歌剧艺术讲堂”、“歌剧工作坊”、“歌剧幕后行”、“歌剧彩排观摩”、“歌剧节观摩”在内的诸多活动,进一步拉近培养基地的成员们与歌剧的距离,增加对歌剧的了解,培养对艺术的兴趣。这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的延展,是艺术“滴灌工程”的深入。

此次“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节目征集过程中,大剧院为各报名的基地学校提供了艺术指导,在保障市民新春联欢会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水准。

大剧院会员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歌剧兴趣培养基地项目2013年还将继续扩大其影响力,可能会将范围扩大到5个区县,不仅如此,还会有更多的艺术家走进基地,亲临指导,进行艺术交流。”

五大系列活动 精彩不间断

春节期间,国家大剧院推出“2012国家大剧院市民新春艺术联欢会”,包含五大系列活动。


北京布谷鸟合唱团的《龙船调》生动风趣,格外吸引观众 高尚/摄

“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 初二至初五10:30-12:00,13:30-15:00每天两场,连续八场演出精彩纷呈。艺术家老百姓齐登台,共同演绎欢乐新春。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诸多奖项,除了为积极参加活动的市民和选送节目的单位颁发五月音乐节演出套票、歌剧VIP畅音卡外,还将为现场观众颁发互动奖品:届时将抽取国家大剧院“殿堂之友”会员卡每天8位,每人1张,共计32张;iPad2每天2台,共8台。


市民认真观看现场表演 高尚/摄

“艺术展览汇——有奖知识问答”让观众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了解艺术、增长知识、获得奖品。春节期间,“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歌剧盛宴——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出季概览”、“国家大剧院歌剧经典剧目展”、“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川剧脸谱艺术展”、“雅部芳魂昆曲史脉——昆曲的发展历程”,七大展览为观众准备了丰富的视觉盛宴和大量的“艺术知识卡片”。同时,工作人员现场发放问卷,观众可在大剧院的展览中寻找答案,根据回答情况,可获得大剧院画册等奖品。


小朋友和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高尚/摄

“艺术零距离——原创剧目人物体验”,观众可在剧院看到大剧院原创剧目中的角色,《西施》中的美女西施、《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费加罗、《灰姑娘》中的王子……剧中人物“穿越”到你身边。戏剧场外每天下午的活体铜人展示也会带领观众回到老北京的“昨天”。

“艺术乐飞扬——室内乐欣赏”则为观众准备了弦乐四重奏和钢琴表演,徜徉在大剧院公共空间里,处处可听得到优美的乐曲声,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2012国家大剧院市民新春艺术联欢会精彩不断 高尚/摄

“非遗庆新春——皮影闹春节”则是延续了2011年国家大剧院新春欢乐行的形式,由北京皮影剧团为观众带来《哪吒闹海》、《龟与鹤》等传统皮影剧段落。

郭玉良书记介绍,联欢会报名人数众多,筹备组优中选优,虽然是市民联欢,但是市民节目的高质量高水准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另外联欢会结束后,还将挑选经典作品举办艺术汇演。


北京皮影剧团为大家悉心准备精彩节目 高尚/摄

正月初二至初五,观众只需购买参观票即可参与“2012国家大剧院市民春节艺术联欢会”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