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本院歌剧普及活动走进东城图书馆

国家大剧院


  郝维亚以幽默的语言辅助视频手段讲解歌剧的魅力 凌风/摄


  郝维亚 凌风/摄

4月8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格外热闹,在欢声笑语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普及讲座正在进行。 

“歌剧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只要用心感受,它也可以是我们的‘家常菜’。”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郝维亚用聊天式的幽默语言、以讲解与视频相结合的手段,从歌剧与语言的关系、歌剧中的表达方式——咏叹调与宣叙调、歌剧中的音乐、美声唱法、翻译的困难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展示歌剧的魅力以及如何欣赏歌剧,“不要认为歌剧有多难懂,其实歌剧也来源于生活,就跟我们陕西货郎的叫卖声‘酱油、香醋、豆腐乳’一样,有着当地民间音乐的律动。”high C是每位歌剧演员的试金石,普通人能唱high C吗?郝老师现场解答了这个问题并亲自进行了示范。另外,郝老师通过导赏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了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塞维利亚理发师》和法国歌剧《卡门》等经典歌剧片段,让近200名慕名而来的社区居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歌剧艺术的魅力。 

“我们以前也知道歌剧,但对这门艺术还真是不了解,也很少有机会去剧院看,这次歌剧艺术家到我们社区来,我们很长见识!”退休职工张大妈说。上班族王小姐专程为讲座而来,“以前我总觉得歌剧这种艺术太高雅,咱老百姓听不懂,今天听郝老师一讲,我发现歌剧还挺有意思。” 

随着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倾情上演,国家大剧院第四届歌剧节拉开大幕。为了推动歌剧艺术普及和发展,国家大剧院从3月底开始策划了众多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包含歌剧讲座、主创见面会、歌剧音乐会、歌剧互动、公共空间演出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大剧院还将这些活动带出剧院,带到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设计普及活动形式,通过歌剧欣赏入门讲座、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和小型歌剧音乐会,从而让更多的普通公众接触、了解、喜欢上歌剧艺术。 

据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歌剧节首次举办开始,走出剧院的艺术普及类活动已经超过100场,并且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惠及超过18万人次公众。今年歌剧节期间的出剧院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举办近70场,著名歌唱家丁毅,著名乐评人周黎明,青年歌剧演员李晶晶、张卓等都将参与其中。“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每一年我都参与其中,我很高兴4年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喜欢上了歌剧,”提到歌剧观众培养,郝维亚也非常激动。 

东城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社科普及试验基地之一,东城区图书馆很高兴与国家大剧院在艺术普及上进行合作。近年来,东城区图书馆通过实行全免费开放,每周举办见面会、讲座等活动,已成为社区居民学习文化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之后,国家大剧院普及活动也将定期走进东城区图书馆与广大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