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大剧院将举办近260场针对青少年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2月21日,国家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公布了全年青少年艺术普及活动安排,“活动全面升级”、“打造青少年文化艺术栖息地”成为关键词。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市教委体育美育处副处长王军,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部长王大羽等出席发布会。
邓一江(左一)代表国家大剧院,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三首原创曲目。 罗晓光/摄
常态化、高规格、系统性
自开幕运营以来,国家大剧院一直大力开展公众艺术普及教育,过去四年,国家大剧院推出4000多场普及演出和活动,精心打造了“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等品牌栏目,惠及近200万公众,并探索出具有国家大剧院特色的常态化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体系。
其中,针对青少年的活动更是贯穿全年、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不仅有大师课、工作坊、空间演出、互动体验,还有青少年普及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北京青少年艺术周”等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展示其艺术才能的舞台,涵盖音乐、歌剧、舞蹈、戏剧、戏曲等各种艺术门类。全年近千场的各类活动也免费邀请超过2万人次的青少年参与,包括残障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远郊区县儿童等特殊群体。此外,大剧院邀请艺术家、专家,走进大中小学的校园,讲演结合,把高雅艺术介绍给青少年;与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区县近百所学校合作启动歌剧培养基地计划,不断拓展高雅艺术普及群体。
“国家大剧院一直坚持‘人民性’办院宗旨,青少年群体的艺术普及不仅是大剧院的社会责任,也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观众。”邓一江介绍,大剧院的青少年艺术普及一直以来都坚持高规格,普及内容是高水平、高品位的高雅艺术,普及方式是有专业艺术家、专家参与或指导引领下的普及,而且结合青少年特点讲演结合、赏析并重,目的就是要“打造青少年文化艺术栖息地”。
4大主题活动揭晓
2012年,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普及活动将全面升级。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部长王大羽透露,新的一年,除常态化活动,四大主题活动将成为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
“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即结合青少年音乐会、艺术周演出等,安排专业艺术家指导青少年,以此提高青少年艺术表演技能和欣赏能力。该活动同时还将结合对北京市音乐教师的培训。此前,国家大剧院曾邀请谭利华、吴灵芬等指挥家参与“大手拉小手”活动指导中小学艺术团,收获了老师和孩子们的热烈反馈,“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舞台上,接受知名艺术家的指导甚至同台演出,对孩子们来说,这会是一堂让他们铭记终生的音乐课。”陈佐湟、吕嘉著名指挥都将陆续参与到之后的活动中。另外,歌剧节期间将还将邀请艺术家走进大剧院歌剧基地校,为学生们排练歌剧中的童声合唱片段。
青少年普及音乐会。“青少年普及音乐会”是由大剧院与北京市教委联合举办的青少年“唱主角”的音乐会。自2008年7月20日首场演出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55场,全市78个中小学金帆艺术团和高校艺术团登上大剧院舞台,展现艺术教育成果的同时,丰富了青少年对音乐知识的了解。2012年,“青少年普及音乐会”将举办10场,由中小学金帆艺术团演出,包括交响乐、民族管弦乐、交响管乐、合唱4大类演出形式,每场音乐会均有歌剧曲目演出。
国家大剧院北京青少年艺术周。自2009年开始,国家大剧院联合北京市教委推出“北京青少年艺术周”,集艺术表演、交流、理论研讨为一体。2012年艺术周将于5月下旬举办,预计将有10场演出,包含西洋乐专场、民乐专场、戏曲专场和合唱音乐会,并在小剧场首次推出校园剧展示。
“六一”特别活动。六月一日儿童节当天,国家大剧院精心准备了特别活动,营造艺术体验乐园。戏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孔子成长密码》互动体验活动,近距离与演员互动游戏,角色体验,体会剧目教育寓意;小剧场室内乐、折子戏演出;公共空间儿童歌舞、少儿京剧、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演出;《小王子》动态展等多个艺术展览。
原创曲目赠送中小学
2012年青少年普及音乐会每场的歌剧曲目不仅包括莫扎特、比才、威尔第等不朽之作,也将有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的序曲、间奏曲和著名唱段。发布会当天,邓一江副院长便代表国家大剧院,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三首原创曲目。
邓一江将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中童声合唱作品《天空》、《你是清晨的露珠》赠予北京小学金帆合唱团,这两首作品于5月12日的音乐会上演出;原创歌剧《西施》序曲赠予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于4月28日的歌剧专场音乐会中演出。邓一江表示,歌剧作为集戏剧、音乐、演唱、舞蹈、舞美等多个艺术门类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希望孩子们能从演唱这三首歌曲开始对歌剧有了认识和了解,并逐步爱上歌剧,走进歌剧的世界。